长度1000毫米,内径10毫米,枪管厚度为3毫米——有意思的是,枪身为正六边形—— “为什么不铣圆呢?这也不利于散热啊。”有技术员好奇的问道。 “不差那一点了,都是连射八发左右的水平,都会过热——李子强董事心疼刀具和冷却液,还有机械设备的磨损。” “我们不是制造了老式机床嘛?” “不行,明人工匠操纵起来还不熟练——费时间。” 这种新式火铳的枪击部分是模仿1649式,只不过撞针为v字板簧上膛和推进。事先有过弹簧与v字板簧的争执,但是测试结果证明汉唐集团电炉冶炼弹簧钢的水平,更适用于v字板簧推进。 由于枪管膛压的技术数据低于1649式,因此也对推进药提出新的要求。不过这个问题交给了孙德发董事,不关林胜利厂长的事了。提高爆燃力是难题,降低它就容易了,子弹也随之定型。 (以后再遇到此类事情,相关内容不写了,原因大家都懂的。) 最后的技术检测数据不错,总体上,相当于1649式的七成水平。 其它的一些军需,更好算了,几套衣服,一些皮制工具,不应当是问题——皮鞋更不算了,人家明人皮匠现在使用掌鞋机的水平,都比汉唐集团技术员的技术强,针头螺丝松了,手摇转盘偏心了,人家明人皮匠自己都会调好了,再也不用找杨友行秘书来看看了。 甚至人家明人皮匠自己手工捻出的麻线都比汉唐集团给他们提供的产品要好,更细更结实——如果他们知道硫酸钠与氯化铵联合使用,而且在八十度热水的浸泡下,剑麻脱脂效果最好,增强了纤维韧性和拉力不说,更能防烂的话,杨友行秘书的指导工作就算结束了。 网文扑街写手杨友行秘书经常得意地叹气说:“不行啊,这指导工作我还不能放手,明人工匠们的化学知识差得厉害,怎么讲这里面的道理,比如说一些原子啊,质子啊的知识,他们一点儿也听不懂——我说这东西吸了天地之精华,他们倒是更信。” 第三百三十四章 征兵记 2 在汉唐集团安保部门的报告里,军费也不应当是个问题,因为它的弹性最大,报告里把各种情况都说的好好的。 按照原本的计划,汉唐集团先要走招募制征兵,再走义务制征兵的路子,对此,安保部门详细地写出了两种不同方式下的不同费用。 强制征兵一点花费也不用,但是这个方法,汉唐集团从来都没有想过——抓来的壮丁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们去种地。 其实义务兵制可能最便宜,但是却不适用于现在。 这时期的明人还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当然,全球各个地方都是如此,欧洲的那些国家和地区也是一样的……至于圣女贞德的传说,看她最后的结局就知道了,再说人家是圣女,再说这又是个传说。 汉唐集团分析过此时一些反抗满清的所谓起义行动,他们大多是因为剪发、圈地等私仇,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不满满清的某些政策而已。 这一些都还没升华到民族反抗的层面,或者说是私仇大于公仇了。 不过令汉唐集团困惑不解的是,此时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正在北京主政,也正是在和内部内斗个不停……但是他却坚定不移地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丝豪不理会由此造成的层出不穷的武装反抗事件,给满清政权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损失……在管理学上,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政策手段,完全可以缓一缓来执行,可以等待以后的时机嘛……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坚定不移地推行……最后终于成功了。 汉唐集团的人真心想找到多尔衮问一下,他也没有经过实践,怎么会如此坚定地认定“剃发易服”的作用,知道这就是放精神原子弹了?怎么会做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