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没有生气,他早先是见过石敬瑭的,知道只要恭敬,他对臣下一般都很和蔼。当下道:“让陛下见笑了,她哪里是不爱做,不过是怕做不好被人说道,陛下不怪她无礼就是她的福气了。” 石敬瑭摇摇头:“没有立功就不受奖赏,这一点她不知比多少人都强了,我又哪里会怪她?刘节度,我看你这孩子很好,你好好养着,将来是能荣耀你刘家的。” 刘成连忙拉着刘灿一起谢恩。 虽然没有授官,石敬瑭还是赏了刘灿一块玉佩一匹好马,那玉是上等的羊脂玉,算是刘灿所有的玉中最好的一块了。马虽然说不上是千里马,可也比得上她从太原带回来的那些。看着这些东西,想到石敬瑭那基本算是简朴的帐篷,她一时也不由得有些唏嘘。她现在也算是经历过一些场面的了,但刚才还是很紧张,再怎么说,这也是她第一次见活着的皇帝。 说现代人不畏权势,人格平等,那真的只是理想状态,别人不知道,刘灿是清楚自己的,早先见个旅游局的领导心中就发颤。虽不能说那位领导就能决定她的前途,总能有干预。而石敬瑭,在历史上再有骂名,再快要死了,现在收拾他们刘家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真豁着不顾后果,要杀人,他们也是只有先死了再说。 而石敬瑭,却比想象的还要……刘灿想了想,最后只能以和蔼做总结。 “教官在做什么?”她正沉思着,就听到一个声音,抬起头,就看到了石守信,“没什么,不过想一些事情。” 石守信看着她,她一笑,停了片刻又道:“石头,以后我若是要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时候,还请你能阻止我。” 石守信皱着眉:“教官说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害的事情。” …… 石敬瑭的这次北巡最初是没什么说的,不过是赶路,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契丹的责令不断传来。石敬瑭苦闷之下,只有不断的催促队伍加快进度。这一路急行,赶的众人人仰马翻,好在他带出来的都是精兵,倒是没出什么岔子,只是也免不了有些慌乱。刘灿把这一路见的都默默记下,然后晚上召集演武场的学员一一讲解,这里面自然也有她不懂的,她就去请教刘成、柴志坚或其他老行伍。到了邺都的时候,却也学了不少东西。 现在的邺都是河北的一个县城,不过六十来万的总人口,也没什么支柱型产业,远远说不上发达。不过在历史上,这里却是鼎鼎大名的,曹操把这里定为魏都,曹丕也是在这里登的基,就算后来把帝都移到了洛阳,这里也依然是五都之一。而此时,邺都因为早先的后唐设这里为兴唐府,虽比不上早先了,也还有几分气象。 到了邺都,众人都松了口气,不管怎么样,安重荣还没有什么异动,看起来是有可能和平解决的,石敬瑭也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安重荣还是听他的话的,他现在都来到他家门口的,这个老臣子总要给他几分面子。因此稍一休息,他就开始给安重荣下诏书,要求他把来投奔的那些少数民族都打发回去,好好的听契丹人的话。 第一封诏书,安重荣回了,态度恭敬; 第二封诏书,安重荣依然回了,态度依然恭敬;第三封诏书,安重荣还回了,态度同前,而就在石敬瑭准备下第四封诏书的时候,安从进反了!当时石敬瑭正在听人念拟的第四封诏书,听了这个消息大叫一声,倒在炕席上,而也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安重荣,也反了。 第125章 大变(下) 在真实的历史上,安重荣是在石敬瑭一连下了十多封诏书后才反的。石敬瑭之所以没有直接开打而选择了北巡,一来的确是不敢轻易动手,二来也是因为安重荣是他未发迹之前就招纳过来的,虽然安重荣早先也是后唐的臣子,但他在石敬瑭伸出橄榄枝后带着一千多人来投,也算是从龙之臣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安重荣和石敬瑭是有革命交情的。所以石敬瑭会想着以情动之,以理说之。安重荣呢,也总想着能说服石敬瑭,于是两人书信往来了很多封,最终才算互相死心。 而在这里,因为时间的拖延,安重荣提前反了!他以要觐见石敬瑭为名,一路打着抗辽的旗号,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他起兵的时候还是只有自己的军队,而在这个过程中问询赶来的难民纷纷加入,一时间竟有席卷之势。 消息一个个传来,邺都大营中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特别是在高级将领中。出来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打仗的准备,也不是没有想过安重荣会反,可就这么反了,还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当然最重要的是,石敬瑭病了! 在安从进反了的消息传来后,石敬瑭就病了,一开始也许只是气急攻心,缓缓就好了,但安重荣的反却让他缓不过来了。这几天都躺在炕席上,连坐都坐不起来。 为了防止军心涣散,石敬瑭病了的消息还不敢曝光,但军营上下都一片紧张,各个将领一方面组织着迎敌,一方面又都打着自己的算盘。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