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翎说中美之间习惯做法有差异,但是现在不是谈论方式方法问题,而是这份重要文件的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文件的处理问题。 一份文字简洁明了,陈述专业严谨,格式美观统一的文件,会对每个阅稿的人潜意识产生良好的影响,词不达意的招股说明书容易让审核人员怀疑企业有潜在问题,从而导致没完没了的反馈质疑;用词的准确度,会导致媒体对该公司风险问题的不同性质的解读;过分的浮夸的用词同样会导致投资者对整篇招股书真实程度的质疑。这些文字上的问题,都能构成对一家拟发行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些时候,企业莫名其妙的就被投行一些文字驾驭能力不好的员工给拖苦了。 凌苒忍不住暗骂:姓叶的,就你公司拉的出来这坨狗屎,你还想过会,你以为放之四海而皆你岳父啊。 凌苒看不下去了,叶翎开公司才一年多,虽然他本人的水平和业务能力是没话说的,但是他的团队....... 凌苒坐在那犹豫不决,贺刚花50万一年把自己从华尔街挖回来的原因,是因为皇冠要上市。如果叶翎的公司业务水平如此之烂,而自己由于昔日的情缘依旧横亘于心中,不忍心揭发他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对不起舅舅的信任和这50万一年的薪水。公是公,私是私,再说了,呸,我跟他什么私,就算他五年前曾令我欲-仙-欲-死,难道我还能拿五年前的回忆当黄瓜使。 这么一想,凌苒简直想站起来直接去跟贺刚说:舅舅,我们不能委托信业给我们做ipo,因为,你看你看,这个这个........那个那个........ 但是,殷子波只信任叶翎,走前再三强调,这个案子已经指定给叶翎做了,所以即使有意见,也不可以去跟贺刚说,私下解决。公司贺殷两家平分股权。如果在凌苒的挑拨下,贺刚坚决不让叶翎做这笔生意的话,两个股东势必要闹矛盾...... 凌苒再次坐下,又把建议书翻开看一遍,自己给自己找理由: 有一点是很明显的,这部建议书肯定是叶翎手下做完后,叶翎自己没有审查过,否则以他那么挑剔的性格,绝对不可能让这种东西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去,也许是他刚开公司,手下缺乏有经验的员工,自己又太忙,没有时间把关,报送证监会的文件,应该不至于如此。 还有他的团队问题。在华尔街,最优秀的商学院的毕业生削尖脑袋想进的永远是最有声望的投行,因为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接受最严格的训练,得到最权威的指导,做最有影响里的案子,最终实现被黄金压死、被美元噎死的伟大梦想。像叶翎这样刚起步的小投行是非常难招到出类拔萃的人才的,所以小公司的业务水平跟声名显赫的老牌大投行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有一些在大公司里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但是升职无望,于是跳槽出来,加盟这种小投行,以期突破瓶颈的高手,这些人的实力也不容小窥........项目建议书是助理们的主要工作,而报送证监会的文件则是svp们的活。助理是从商学院招来的,低级职位,小投行招不到优秀毕业生情有可原,svp是高级职位,从别的投行挖来的,也许里面有人才....... 凌苒思前想后,权衡利弊,举棋难定。 同时内心深处有一丝隐隐的羞耻,不敢去想:如果这份建议书不是叶翎公司递上的,凌苒10秒之内就扔进垃圾桶了。 凌苒最终叹了口气:还是等殷子波回来吧。 凌苒没去找贺刚,贺刚倒来找凌苒了。下午,贺刚有空了,一眼看见桌上的那本东东,拿起来翻翻,前面云里雾里,后面照片印得不错,中间一堆图表莫名其妙......但是贺刚不能不看啊,否则岂不是要跟殷子父子同类啦。公司里有人拍殷柏马屁,经常给他发些祝福短信啥的,其实真正熟悉殷柏的人都知道,殷柏压根不看手机,因为他压根就不认识几个字,连“恭贺新禧”,“年年有余”都不认识,还看个屁短信。 贺刚强撑着看了10分钟的建议书,然后头一低,趴大班桌上睡着了..... 贺刚醒过来后,揉揉眼睛,整整领带,给凌苒拨了个内线过去,把凌苒叫到自己办公室来,问她《项目建议书》的读后感。 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