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的倒是简单,且不说林继辛会不会收下,单是家里那些人知道了,都能把爹亲吃了,此事以后不要提,我去给家里写封信,也让他们小心着些。”这两天给家里的信多了些,也不知家里收到了哪个,好在用的是三王爷送信途径,若不然半个月后家里接到信儿,到时还不知是急成什么样。想到家,林继善有些想家里的人。吴岱栂想了想,也准备给自己家里去封信,他担心自己离开后,吴村又来人到家里闹。 远在辽城的林家一边几天都有收到京城的来信,林文良的心越来越沉。当年娘和大姨相争时,他还小记得不多,后来就是知道大姨走了,再后来有没有回来,他还真就不清楚。若真如信上写的那样……林文良看向母亲住的院子,他们家倒是真欠了大姨一条命,只是这命不该由他儿子来偿还。此事,林文良并没有瞒着林文氏,林文氏本就对对他避而不见的婆婆有些不满,现在越发的觉得老太太不安好心。 “此事现在不宜声张,我去寻舅舅问问,看是不是真如信上所说,若是我们再想法子,若不是也得把话说清楚,不能不明不白的背上一条人命。” ☆、第99章 九九 不算是解决了林继辛的事,吴岱栂和林继善继续各忙各的,不过不论吴岱栂怎么忙每天都会为林继善准备三餐,不知是不是天天做饭的原因,吴岱栂做饭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林继善苦读期间愣是胖了一圈,惹得辽城籍的才子们见到林继善没少打趣,林继善也不在意,甚至还有些得意,让那帮人气也不是骂也不是。 吴岱栂在杂志的第二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反季种植的文章,文章发表后,还没去工部寻人的吴岱栂,便见到工部派过来请人的跑脚的。来人请人的见到吴岱栂一脸的恭敬,就差没跪着把人请走。吴岱栂的文章写得非常全面,甚至连若是遇到病虫害时遇到的问题都写得非常详细。如果只是轻描淡写,工部才不会重视,但因为太过于详细了,工部甚至都能看到若是大范围推广之后,他们能在冬天的吃上新鲜的蔬菜时的情景。不止是工部,基本上手里有第二期杂志的人都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有条件没条件的人全都开始期待起冬天的到来,手里有地的财主们,决定按着杂志上的方法试着种,若是真如杂志上写的那样成功了,往后可就不用在冬天啃冻菜了。 在皇宫里的天子拍了拍杂志的封面,吴岱栂有此等点子,为何才拿出来。天子觉得吴岱栂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气愤的天子立刻派人招三王爷进宫。三王爷进宫时,头上还带着汗,还不等下跪行礼,就听到皇兄一顿抱怨。三王爷眨了眨眼睛,等到皇兄抱怨完才敢开口。“皇兄,此法林吴氏早在几年前便在给我的信中写过,当时我还拿给您看过,您说不可行,就没试种过。”三王爷不是替吴岱栂说话,其实他也忘记还有此事,和王妃一同去的京报找吴岱栂“沟通”,吴岱栂当时就表示他在信中给他讲过,若不是清楚吴岱栂绝对不会骗人的脾气,他怕是会觉得吴岱栂是推卸责任,等回到府里翻看以前的信,还真就找到了,三王爷也想起当时没有试种的原因。 “那一定是他写得不像杂志里的那么全面。”天子被弟弟噎了一下后,狠狠的瞪了一眼,快速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三王爷无语了,默默的将吴岱栂给他写的信递了过去,他不想泼皇兄冷水。皇兄说的也不算有错,内容确实不如文章里的详细,可也没差多少,当时他和皇兄怎么想的?怎么就觉得行不通呢? “给林吴氏封官,让他专门负责种植反季食物的事。”天子看完信之后拍到桌案上。 三王爷望着雕梁,“皇兄,大材小用了,不如派人跟着林吴氏学习,若是学成了便去各地授学,让天下百姓全都知道有这样法子,充实了冬季餐桌的同时,也给百姓添了些进项。”三王爷说完之后叹了口气,“若是天下百姓都识字,便不用授学,多印几本杂志便可以。” “由朝廷负责支出在各县城兴办义学,林吴氏的杂志也由朝廷负责采买,给每个县城每月一刊下发,不能落下。”天子沉默了许久之后开口,“这事不用跟大臣考虑,我直接下旨便是。”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开销,怕是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吧!义学建得多了,每年考生便也会多,大概会挡着一些人的路。”三王爷赞同办义学,可也担心会不会因此而给皇兄带来麻烦。 “哈哈哈,等到义学里的小娃娃能进京赶考时,咱们的报纸说不定已经遍地开花了。”天子对报纸报有很大期望,可三王爷却觉得只靠报纸是不可能永远约束官员的,刚兴起时会有作用,但是长久之后,说不定就会慢慢的同流合污了。看着皇兄的样子,三王爷决定现在还是不扫他的兴子,等过后再慢慢的讲,义学之事,还是要办起来的。 工部派来的人将人进回衙门之后,忙请人上坐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