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去求个地方小吏办事儿?他拉不下面子受不了那屈,他不干。 最重要是他觉得,程向腾那法子不靠谱。说那些老百姓,看见银子跟蚊子吸血似的,不动武用强的,那么高的价格说降下来就自动降下来?不靠谱。 他带那么多人去蜀地呢,当然不是摆着看的。——这些人是兵,是行军打仗的硬汉,象个市井碎嘴一样去散布个消息什么的用在征粮上?程烈觉得程向腾的提议很侮辱他们。 他的收粮点无人问津是吧,他可以用强啊,谁要去对着一群小民费脑使计去。 他起先还客气,在对群众的动员中说,蜀地与匪患也就隔几重山而已,匪类就在家门口作乱,时时威胁到你们的安全,你们蜀地不该为此出力,用合适的价格支援朝廷吗,难不成留着给匪兵抢? 后来见无人响应,就直接恐吓。说为什么粮价这么高还有人囤粮呢?肯定是为了暗中支援匪兵粮草的,所以才不怕价高。等逮出来,定斩不饶! 一边强令粮商价格下调。 后来又直接下令让民间粮商不得再收粮,这样有人卖粮,就只能按他的价格卖到他这处官仓了。 再后来他终于恼怒要强行开仓了,说刁民不顺应朝廷旨意,那他也没办法。大户和粮商都得开仓给他,而价格,自然是他自己订下的低价。——终于还是走回别处征粮的老路,强吃大户。 总之他几次三番要动用武力,在蜀地激起了不少民愤。 要不是被程向腾的人死死拦着,又动用关系各处帮着灭火,只怕早就起大冲突了。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粮价跟武梁有什么关系,最后他堂堂正正上了奏折,说蜀地人刁,知道朝廷征粮,便坐地起价一路哄抬,使粮价高得离谱,枉图狂赚朝廷银子……反正就是夸大工作难度,把事情描述得各种难搞。 然后自作聪明把自己各种能耐手段表了一表,最后请圣上给粮价一个意见,好让蛮横的蜀人可以遵照。——不过就是请发明旨定下粮价,以便他依旨推行罢了。 总之就是他小子搞不定啊,需要圣上说句话啊。——他还以为京城这些官油子,谁会把他的能耐手段看成重点呢。 这把程向腾又气了一下。 这事儿竟然就直接捅到圣上那里,也不给他事先打个招呼?又不是没办法解决。 因为这个,圣上虽然没有在公开场合斥责过他,但私底下,圣上跟程向腾说,这程烈还是小儿作派,要想有大作为,尚需好生历练啊。 军功没立上,征粮又弄个需求助,程烈灰头土脸。 这样的情形,不用说,爵位还是拿不下来。 可是程烈那里明显着急了,并且程向腾早就应了等他回京就帮他请旨,所以他也不好再拖。 程向腾最终决定给程烈弄个巢匪之类的水功劳算了(没有匪也可以自导自演之类的嘛),然后拿老脸硬求圣意。 总能给他求来这爵位吧?——虽然会吃相特别难看。 当然毕竟剿匪什么的,单枪匹马完全说不过去,会动用牵扯的人数多,不安排细密了,传出去程烈丢人就大发了。 结果他那里还安排着,却出了芦花这样的事儿。 程向腾心里腾起熊熊的火。 很庆幸及时带着武梁先走了,毕竟那时他身边带的人少,而对方也是硬茬子,万一其中有亡命徒呢。 他迅速给武梁和程熙分别加强了护卫。 他告诉武梁不用担心,芦花的事交给他去办,肯定不会让芦花有事儿的。 这丫头和妩娘相处最长最久,最有感情,他一定不会让她出事儿。并且,那个攀咬的尼泊才是祸根儿,只要他咬死妩娘主仆不松口,这事儿就总没完。 他要处理干净了去。——有的人就是专会窝里斗,专会把别人的忍耐当软弱。想他堂堂侯爷,若护不住自己妻小,那别人还伸着头要承爵做什么使! ··· 芦花这事儿吧,武梁当然不会指望程向腾。 这事儿是郑氏明明白白承认她的人干的,所以当然归她负责。最简单的办法,把郑氏也抓起来,也把她打成芦花那样子,逼着她放人,一命换一命。程向腾做得到么? 当然就算是武梁自己,她敢这么做吗?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