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朱厚照又说:“河南蝗灾肆虐,朝中群臣给不出治理蝗灾之法。最后还是江夏给出了办法,为此,素以忠正耿直著称的太傅李东阳还收了江夏为徒。” 朱厚照往身后一看,李东阳走出来点点头道:“没错,江夏正是老夫的徒弟。” 百姓们这一下更是嚷嚷开来,有的说:“早知道江夏是李太傅的徒弟我们谁还去怀疑他啊。”“就是,早知道江夏还为河南灾民出过那么大的力,我们还怎么会怀疑他?”“就是啊,没想到江夏做好事不留名,还活活被我们冤枉了这么久,哎……惭愧,惭愧啊。” 朱厚照接着说道:“朕感念江夏为大明江山做出偌大贡献,所以引起为知己,却不曾想却遭误解,难道人心就无一丝善意的猜想?” 朱厚照这么一说,百姓们更加是羞愧难当,若是地上有个洞恐怕他们就要钻到洞里去了。 江夏看了朱厚照一眼,心想这回去恐怕要给老二颁个最佳男主角了,因为他出场说的这么一番话也是之前他们就商量好的戏码。包括那句“难道人心就无一丝善意的猜想?”,此话就是出自于江夏之口,被朱厚照现场照搬过来。 做这么一场戏,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朱厚照或者江夏的虚荣心,而是为了挽回舆论,同时江夏也想趁此机会帮朱厚照洗一洗他那昏庸之名。 现在围观在大理寺外的这些百姓只是京师之中很少的一部分,他们从这里离开以后可能会宣传一下今日的所见所闻,也有可能不宣传。那么日后就会出现两种言论,一种是污蔑江夏和朱厚照的,一种是替他们洗白的。这两种言论明显前者更加让人感兴趣,喜欢听的人也会更多。所以如果没有这么一出戏,可能未来就会一直有江夏和朱厚照若干个不能说的秘密流传于市井当中。 但是现在百姓们自己过分了,知道自己被人蒙蔽诬陷了一个好人,所以他们从大理寺离开以后会自动自发的为江夏他们正名,以弥补内心的羞愧。 这就是江夏想要得到的效果,从源头上解决这次事件。 不过江夏和朱厚照商量好的戏码可不止这一个。 既然已经证明了江夏的清白,那么朱厚照也就当众宣布了江夏无罪,同时也证明了九阳丹并无任何问题。 离开了大理寺以后,江夏和朱厚照在豹房的御书房见面。 朱厚照道:“果然是他。” 江夏点了点头,道:“这一招引蛇出洞,恐怕他也没有料到吧,不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还是有准备,我们居然没有引出正主。” “是啊,他是个厉害人物。”朱厚照道。 所谓的厉害人物自然指的是朱佑杬,而所谓的引蛇出洞,则是那一张未曾画完的福伯的画像。 其实当时李芸只是简单描述福伯的长相,若不是见过福伯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通过李芸的描述画出福伯的画像来。试想一下,若是能够通过描述画出来,江夏又怎么可能等到上了公堂才找李芸描述? 江夏只不过是让张永查过朱佑杬身边的人,然后远远地看过福伯一眼。他五识异于常人,记忆力又好,所以才能在公堂上画出来。 他画到一半故意举起来让福伯看见,原本是想引出福伯,结果没想到最终引出来的却是小武。 第106章 还击的节奏 福伯有些迷茫地走回了客栈,心中一直盘旋着一句话:“小武死了。” 弘治时期福伯就开始执掌司礼监,算得上是个见惯了尔虞我诈生生死死的人。但是这一次小武的死有所不同,因为……小武是替他去死的。 如果当时小武不出手,那么他就非出手不可。 而之所以是小武出手,很明显是因为朱佑杬让小武出的手。而朱佑杬为什么要让小武出手,并且还让小武用他的暗器出手?原因很简单,因为福伯和朱佑杬走的太近,他如此出手就给了朱厚照铁证,这一切是朱佑杬在背后操纵。 小武不一样,他从入京师以后就被朱佑杬刻意遣开,没让他跟在身边。没有任何人有证据证明小武和他朱佑杬有关系,所以朱佑杬让小武替福伯去死,这样他才不会暴露。 福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云阁客栈的,当他推开朱佑杬住的那间房屋的房门时,福伯看见是站在窗边背对着自己的朱佑杬。那瘦弱萧索的背影,让人看了真是忍不住会心疼。 福伯看着朱佑杬的背影,张张口准备说话,但是朱佑杬却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先说了起来。 “我见到小武的时候是十一年前,他十二岁。我从钟祥县回京山县路过一片树林的时候见到了小武,那个时候他手里握着一把柴刀正在滴血,地上躺着三具尸体。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在杀了人已经居然会有那么冷静的眼神,所以我过去问他,那些人是不是他杀的,为什么要杀那些人。 原来小武是同安乡的人,他所在的村子五年前被土匪劫掠,父母都死在了土匪手里,当时小武躲在水缸里所以幸免于难。后来小武就四处找人拜师学艺,年仅十二岁竟然就已经有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