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的说法。只是我们这一支离乡日久,沾染了京都繁华,反倒渐渐淡忘了旧习,如今正该改过来才是。”她转向宛琴,“回头我们商量一下,重新定个菜谱吧。往后厨房做菜,多用新鲜鱼肉菜蔬。还可以向宗房大太太打听一下,这个时节适合做什么汤水。” 宛琴硬挤出了一个微笑:“是,太太。”心中直往下沉。她清楚地明白到,自己这一次在主母文氏离家期间,接手中馈,想要趁机显露自己的本事,好谋得部分权柄的盘算,已是失败了,还有可能引起了大少爷谢显之的不满。谢显之往后多半不会支持她的计划。 不过不要紧,谢老太太病重,又坚持滞留老宅。文氏身为唯一的儿媳,肯定要过去侍疾的。她不在家时,妾室接手中馈,照看儿女,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机会还有呢,不必着急。 宛琴告诉自己,需得沉住气,慢慢谋得家务权柄,才能更好地支持儿子的学业前程,也有望替女儿积攒嫁妆,谋划更好的婚姻。她这一生已是无望,但舍弃了那么多,才换来了今天的日子,她的一双儿女,绝不能庸碌一生! 一顿晚饭平静地结束了。 饭后,谢慕林提议长兄谢显之:“大哥和四弟身体都偏弱,如今用过饭,歇一歇,便互相做伴,到院子里慢慢走上几圈,消消食吧?后头穿堂院的地方够大,消完食就可以直接回自己院子了,岂不方便?” 她又看向谢徽之:“三弟跟着一块儿去也好,还可以跟哥哥弟弟们说说自己在城里城外的见闻。大哥四弟都是斯文人,少有出门乱逛的时候,又是初回湖阴,对本地路况人事都不熟悉。三弟在这方面素来有长才,可不能埋没了才是。” 谢徽之笑道:“二姐姐这是想让我给大哥四弟逗乐解闷呢。成啊,横竖我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兄弟们聊聊天,还能打发时间。” 文氏欣慰地看着他们兄弟姐妹们相处融洽,还嘱咐谢映芬也跟着去走两圈呢。不过谢谨之与谢慕林这对兄妹,就被她叫走了。 他们母子论名分是二房的人,还得前去二房,向二老太太宋氏请安。这是晨昏定省礼节的一部分。 第292章 二房 二房的宅子与三房紧邻,只隔着一条夹巷,从谢谨之所住的梧桐院侧门出来,再穿过青云巷里的侧门,没几步路就到了。 文氏命丫头提了灯在前头领路,自己走在后面,跟两个孩子说话,又向女儿介绍二房这座宅子的格局。 二老太太宋氏娘家祖上其实是北方人,当初新建宅子时,就把这座宅院建成了五进四合院的形式,与其他族人家大不相同。文氏觉得女儿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可能会惊讶,所以特地提醒她一声。 谢慕林心想,她对北方四合院的熟悉程度,可能还超过江南建筑呢。不但高中她在乡下爷爷奶奶家时,住的是北方农村的四合院,还曾经去过北京旅游,住在老式四合院改建的酒店里。至于什么北方各地名胜古迹里的皇宫大宅,那就更不必提了。 谢慕林走进二房的宅子,虽然是从侧门进入,但只要进了院子,就能清楚地看到建筑内部格局了,果然是正房三间两耳,东西二厢,倒座四间,抄手游廊,至于垂花门、照影壁,就更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走近了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建筑仍旧是江南风格的青瓦白墙漏窗,而不是她所知道的红柱绿窗,青绿彩画。也许是因为本地匠人不懂北方建筑的装饰风格,也许是四合院建筑本身就还没发展到她所熟悉的阶段,反正这座宅子对她来说,就象是江南宅院多了东西厢房罢了。 二房宅子前后五进,第一进是前院、外院,正房供奉着先人牌位,还有二老太爷谢泽川生前考取二甲传胪时的各种文书、凭证,以及他在翰林院时接过的两份先帝圣旨。 他当初是真的挺得先帝青眼的,若不是奉岳父之命回乡办学,兴许早成重臣了——当然,也有可能成了先帝末年夺嫡之争的炮灰。 除此之外,他还有当今皇帝刚刚登基不久时,听闻他在家乡办学,颇为成功,特地为他题的一幅字,夸他教书育人,功德无量。因为有这幅御笔,谢泽川一辈子在家乡教书,再也没起过复出做官的想法。但同时,也没什么不长眼的人敢上门来欺负他。这幅字如今供奉在竹山书院,并不在二房宅中。 第一进院子的东西厢房都是外书房,收藏有上万册书籍,都是谢泽川夫妇多年来收罗的,也有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