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林

第343节


实太厚了些,纵得她越发不知道好歹了。这回她竟然胆敢把手伸到四殿下头上,别说太后生气,便是我也不能忍!往后咱们家有什么宴席,还是不要再请她来了吧。

    “且不说她眼下已经搬进了顺义郡王府,不再与我们住在一个府里,只说她那个身份,不过是妾室,哪里担得起我们堂堂亲王与亲王妃特特给她下帖子?!谁家也没有妾室赴宴的道理。除此之外,再有什么送礼的事儿,咱们也别给她送了。仁和县主才是顺义郡王的遗孤,要送礼也该给她送去!”

    朱瑞笑道:“倘若顺义郡王府日后立了嗣子,这礼倒是可以给嗣子送去的,不过里头就没有妾室什么事儿了。倒是这个嗣子,是不是该挑个年纪大些的,一过继就能直接挑起整个郡王府的担子,若是娶了妻的就更好,正妻管家,不至于让个妾室包揽中馈,让外人瞧着不象话。”

    燕王原本是无意插手顺义郡王嗣子的事,但如今改主意了,对儿子笑笑说:“这话很有道理,回头你跟相熟的宗室子弟见了面,就跟他们提一提,让他们回家跟自个儿长辈说去。顺义郡王的嗣子,出身才干都在其次,最要紧的是稳重、忠君,还得要能延续香火。有妻有子的成年嗣子,确实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奶娃娃强。便是仁和县主那儿,也当是位年长的嗣兄才能真正成为县主的依靠。若是个孩子,别说在县主受了婆家欺负的时候去替她撑腰了,只怕反而还要县主去关照他呢!”

    说起仁和县主的婆家,谢慕林也想起了一件事:“记得太后娘娘好象提议过,仁和县主仪宾可以去京城谋一份闲职,好过在北平投置闲散。这事儿也不知道有没有下文,仁和县主仪宾可是决定了要带着妻子南下入京?他们夫妻若走了,只怕徐夫人在北平,就越发觉得孤单了。”

    燕王妃深深地看了儿媳妇一眼:“徐氏是不可能跟着去京城的,那是她的伤心地。她一直反对女婿进京,但显然她女婿和亲家都不打算照她的话去办。”

    徐夫人的女婿因为听她的话,掺和军服案,已经丢了官,而且得罪了军中人士,在北平老家绝不可能再出仕了。他身为家族中的嫡长子,未来继承人,还因为弟弟们陆续长大成人有了出息,而感受到了威胁。进京任官,哪怕只是没有实权的闲职,好歹还能替他撑撑场子,让他不至于被弟弟们比下去。无论是从个人前程,还是从他在家族中的话语权考虑,他都是一定要进京的。从前没有门路就算了,如今连太后都开了口,他又怎么会放过大好机会?!

    仁和县主原本还因为纳妾的事跟他闹得十分不愉快,但本心还是希望能跟丈夫和好的。只要仪宾暂时答应不纳妾,她还真能叫丈夫一个人进京,自己却留在北平陪伴寡母不成?没有县主在身边支撑的仪宾,进了京也没多少存在感。所以,只要仪宾决定进京,仁和县主就一定会同行。

    徐夫人根本反对不了什么,也阻拦不了什么。她要是不打算进京,那就注定了要做一位孤独的母亲了。

    谢慕林便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未来定下的顺义郡王嗣子,也在京城谋到一个官职,从此把家搬到了京城,徐夫人又会如何呢?”

    众人都愣住了,半晌没说话,最后还是永平郡主小声答了一句:“她要是不肯进京,那就只能……进庵堂去念经了吧?”

    第1259章 主意

    虽然徐夫人如今在顺义郡王府里可以算得上是当家做主,说一不二,可顺义郡王府一旦有了正式的嗣子,而这嗣子又早已成年,不需要徐夫人担任他的监护人的话,事情就会变得截然不同了。

    嗣子将会是顺义郡王府的正经主人,他的妻子则是顺义郡王府的正经主母。徐夫人虽然在礼法上算是长辈,但由于她并非正室,又无诰封,只能被视作太姨娘。如果嗣子夫妇品行正直,还能敬她三分;要是遇上略刻薄些的嗣子嗣媳,那就算他们把徐夫人赶到偏房小院里去住,只派一两个丫头婆子过去侍候,也没人会觉得他们犯了什么过错。

    在这样的情况下,嗣子一旦谋到了京城的官职,决定要举家搬迁入京,徐夫人也只能作为拖油瓶一并跟过去。她要是执意不肯走,那至少得在北平有人可以照顾兼监视她才行。偏偏她的女儿女婿都去了京城,若她不走,那顺义郡王府在北平就只剩她一个主子了。谁家会让一个父辈的妾室独自留守家宅呢?除非她从此闭门谢客,不见任何外人,否则一定会有闲言碎语。最稳妥的方式,自然是让她进庵堂清修了。

    徐夫人不想这么做都不行。她现在不住在燕王府了,没有燕王夫妇替她背书,又不可能继续在顺义郡王府当家做主。她想要继续象从前那样,想上哪儿就上哪儿,想去谁家做客就去谁家做客,想请什么客人到家里来,就请什么客人到家里来,那绝对是做梦!到时候哪怕嗣子夫妇性情厚道,不跟她较真,也会有看她不顺眼的宗室成员上门问罪的。她越是要借亡夫和去世婆婆的旗号在宗室里争取话语权,宗室对她这“未亡人”的要求便越会严苛,绝对不会容许她沾上一星半点的负面非议,以免影响了顺义郡王与郡王太妃的清名。

    当然,最稳妥的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慕林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