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倒是不知道这件事,可那毕竟是林秀原来的事,她不好评判什么,就对着郑婶子笑笑,想着找个什么借口把人给打发了,现在家里也没招呼客人的杯子茶壶。 正在这当口,霍一忠回来了,背着一条长长的席子,拎着一个新的搪瓷缸夜壶,还有一些明矾和黑木炭,是用来滤净井水的。 见了郑婶子,霍一忠叫一声,和江心说:“这是二团郑团长的母亲,就住小院儿那头,和咱们很近。” 江心说两人已经认识过了,上去和他一起把席子摊开,用破衣服沾水擦干,晾在太阳底下。 霍一忠则是按着老乡们教的方法,把明矾和黑炭放到井水里,提醒江心:“三天后才能用这水。” 这口井不高,虽然不深,但家里毕竟有两个小孩,江心让他找块板子盖住,别让孩子靠近井边,霍一忠应了。 郑婶子的孙女醒了,哭了两声,被奶奶一哄,又好了,郑婶子把她放在地上,让霍明霍岩带着她玩儿,站起来霍一忠江心夫妇说话:“去年底的时候,这屋子还挺好的,就是小霍出任务去了,放了大半年,到处都长草了。等着,我去给你们叫人来帮忙。” 江心正想说不用,郑婶子却很快出去了,不一会儿人又回来了,双手还戴着一双旧旧的手套,打了声招呼,就利索地帮他们把院子里的杂草都拔了。 霍明和霍岩见郑奶奶拔草,也想去玩,被江心拦住了,怕草里有虫子,指着郑婶子的孙女儿圆圆说:“看着妹妹,她只会爬,不会走路,没人和她玩,她会哭的。” 霍明和霍岩这才坐在刚刚冲洗过的厅堂地上玩,扯着圆圆的小衣服,捏捏她的脸,这小人儿比他们两个还小,真好玩儿。 再过一阵,江心听到两个人说话的声音慢慢靠近,没一会儿竹门就被推开了,进来两个妇人。 一个年纪大些,看不出年纪,脸色深黑,手大脚大,身上还扛着一捆细柴,细长的单眼皮,穿着短裤短袖,脚上踏着一双没有后跟的解放鞋,一进来就把那捆柴靠着厨房放下。 另一个年轻些,肚子微微隆起,怀孕了,手上也拿着一篮子白萝卜和大白菜,还有两个小土豆,都洗得干干净净,叶子上还沾了水,看着就水灵新鲜。 江心不认识,还是霍一忠叫的人。 年纪大的那个,是住他们后头于副团的爱人苗凤苗嫂子。 年纪轻的,是霍一忠底下一个姓吕的连长的爱人,叫来顺,他们长期住在村口的军属家属楼,估计是来找苗嫂子串门的。 江心和她们打过招呼,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也刚到,没什么招呼的。”又叫两个孩子出来认人叫人。 苗嫂子大大咧咧的性子,一口西北口音,听起来十分喜感,语速快得跟鞭炮似的:“我们这儿不烧碳,都烧柴火,你们刚到,今天还得做饭,我就扛了一捆柴过来,先用着。” 来顺年纪小,但面相看起来也比江心大,跟在苗嫂子后头,大概是面对自己丈夫的上司,有些拘谨,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江嫂子,霍营长,这是苗嫂子种的菜,我拿过来,借花献佛了。” 她们说完就说要帮忙清理房子,江心哪好意思麻烦人家,就连郑婶子她都想请回去了。 苗凤嫂子却说:“小江你别客气,刚到驻地的人,大家都会帮忙的,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有嫂子帮我们,以后等有新人来了,你也要去帮别人。” 说完也不等江心回答,就径自出了门,没一会儿从自己家挑来两桶干净的井水,拿着草扎了扫把,去帮她扫厨房的缝隙角落。 鼓着肚子的来顺,则拿了苗嫂子带来的扫把,帮他们扫院子里的树叶和尘土。 霍一忠和女眷说话不太自在,到隔壁借来一把镰刀,去清理发霉的木头洗澡房。 江心看了看在几个在自己家里帮忙的婶子嫂子,又觉得,或许住这里也不会太坏。 厨房不大,苗嫂子很快就清理完了,和江心一起洗了铁锅,把锅架上去,江心拿着柴过来,想学着怎么点火,却被拔草的郑婶子赶来制止了:“小江,你今天刚来,不能在家点火,得找个时辰告诉天上的灶神,你家里有人住,要请灶神下凡,把灶神老爷请到你家,才能开火的。” 江心听过这种说法,尤其是在岭南,这个习俗很普遍,但是在北方家属区,还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听到这个规矩,还是觉得很奇妙,她以为这种封建的行为早已经被禁止了。 谁知苗嫂子和来顺都点头:“听老人家的话,老人家说得对。” 江心只好放下火柴盒:“我想给你们煮点绿豆汤,天儿太热了。”大家都一身汗。 几人都推说不用,往后日子长着呢,又快速帮他们把院子里的草全都拔掉,堆成一堆,苗嫂子叫她把这些草晒干,到时候可以点火用。 几个人叽叽喳喳给江心选了正式开火的日子,郑婶子特意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