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缓缓站起来,头发和眼皮都往下淌着水珠,一双凤目被血气熏得通红,他照着大皇子脸直接抡拳砸了过去,一拳又一拳,砸得大皇子脸上青肿交加,鼻梁断了,嘴角破了……直砸得大皇子满脸是血,他自己紧握的拳头也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才被陈钦拉开。 “主子,您冷静些。”陈钦劝道。 雨水冲刷着手上伤口,钻心地疼,沈彦之却全无知觉一般。 没人再押着大皇子,他跟一滩烂泥似的瘫到了地上,两手撑着泥地还想爬起来,却被沈彦之一脚踩在后背,又把他整张脸都踩进了泥泞里。 “你们李家,老小都是一窝畜生!杂种!你们就不配活在这世上!” …… 这场入秋后的暴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得益于先前在青州挖的那些蛛网状灌溉沟渠和泄洪的主河渠,从元江上游奔涌来的洪水,并未对青州造成多大的损失。 岑道溪未雨绸缪,化解了一场大灾,又有着在徐州的战功,幕僚们提起他哪还敢再轻视,将他传得神乎其神,就连秦筝,都被夸赞是独具慧眼、善用贤才。 坞城因为一开始就没在保护范围内,良田屋舍都被淹了不少,好在秦筝听到风声后,就安排城内百姓撤离,人员上没什么伤亡。 但一连多日,元江都会冲下来株洲百姓的尸体,秦筝怕大量的尸体堆积在水中,会引起疫病,跟楚承稷商量,让董成带着青州的官船,沿江打捞尸首,请云岗寺的高僧做法超度后火化。 从株洲涌来的难民,也让将士们搭建了避难棚,把在大水中感染风寒发热的和健康的难民分开管理,以防交叉感染。 许是入秋后天气转凉的原因,风寒发热的难民越来越多,沿江一些村落的百姓,也出现了不少孩童感染风寒的情况。 秦筝有些害怕是她担心的疫病出现了,议事时同臣子们提起,大臣都没放在心上,言每年入秋,天气转凉偶感风寒是常事。 大家都在借着大皇子酿成的这场惨祸,不留余力地声讨李信,前来投奔楚承稷的势力也越来越多,武将们谏言应当借此机会继续北上,一鼓作气夺回汴京。 楚承稷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同意,秦筝本以为他是同自己有一样的隐忧,问了才知,楚承稷担心的是另一层原因。 “如今的十万兵马,再不是当初从两堰山杀下来的五千匪兵,打下几个州府都不够军需。养兵得花银子,底下的百姓也要吃饭,府库里的银粮,总得先花在刀刃上。” 坞城被淹,无家可归的坞城百姓,接下来这一年的吃穿用度,都得靠他们势力范围内的其他几个州府匀出口粮来。 这时候若北上,等一入冬,还得为将士们裁制御寒的冬衣,银子更不够花了。 而且天时也不利于他们,从江淮一带组建起来的这支军队,大多都是南方人,不习惯北边的严寒,北上后水土不服又感染风寒病倒,若被李信的人马当成病猫打,钱粮两空不说,士气打散了才是最难办的。 虽然楚承稷不同意此时发兵的缘由跟秦筝不同,但目的都是休养生息,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秦筝对楚承稷道:“怀舟,我们多买些药材囤起来吧。” 楚承稷问:“赈灾棚那边病患太多,药材不够用?” 秦筝摇头,抿了抿道:“现在还够,但我怕再晚些时候就不够了。” 在楚承稷淡薄黑沉的视线里,她神色认真地道:“我担心水患后引起了瘟病。” 第121章 亡国第一百二十一天 株洲一带被淹死太多人了,元江水又是从株洲流下来的,实在是让秦筝不得不担忧。 听到瘟疫二字,楚承稷神色都为之一变。 一旦爆发了瘟疫,就意味着会成片成片的死人,疫病过后,民间十室九空,可以说完全成了一片死地。 他正色问:“何以见得?” 秦筝自从着手救济难民,就一直预防着这样的问题,她拿出自己记录病患人数的册子:“第一天收容的从株洲逃难来的百姓,总计五百人,其中感染风寒的不足十人。后面各方难民听闻青州有收容所,接连多日都有数千难民涌入青州,这些人里,虽然也有感染风寒的,但都在正常预估范围。近几日,灾棚那边感染风寒的人数突然猛增,患病的难民同其家眷近身接触过后,家眷大多也患病了,寻常风寒当没这般厉害才对。” 秦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