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养猪场一次都不敢养这么多头猪,这丫头胆子也太肥了,而且从来没用饲料喂养过猪,就敢买这么多饲料回来。这要是猪都养死了,饲料咋办?! 赵支书觉得温雨晴还是太年轻了,做事容易冲动,他真是被她最近的表现蒙骗,竟然敢放心她一个人去省城办这么大的事,早知道她这么冒进,他跟着去好了。 感觉到赵支书翻涌的情绪,温雨晴道:“我就是觉得机会难得。” “再难得也不用买这么多啊,你这步子迈得这么大,也不怕扯到蛋。” 温雨晴:“……”真不怕,她没蛋蛋,怕啥。 赵支书实在是气糊涂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啥虎话都往外冒,冒完了他自己也有些后悔,“我知道你是为大队好,但咱可以慢慢来,先养二十头,有经验了,咱们再扩大规模,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好吗?” 站在赵支书的角度,他说的没错,确实应该慢慢来,可站在温雨晴的角度,真的慢不下来,再过两年就改革开放了,国家马上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杨大队本来就落后,各个方面都没优势,再慢慢发展,真的就赶不上改革开放这趟高速列车了。 不趁着百废待兴的时候努力,等以后改革开放了,无数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头来,那个时候再想发展可没这么容易了,毕竟白杨大队没有任何优势和别人竞争,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笨鸟先飞。 时间就是金钱,温雨晴不想再花时间去验证自己走的这条路是否正确,因为她走的这条路是前人走过无数次的,经验和效果都摆在那里,真的没必要再慢慢走。 不过赵支书不知道,她也没办法和他解释,只能用时间来证明了。 见赵支书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温雨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干脆转移话题,“赵叔,现在不管是卤味坊还是养猪场都要招人,我把招聘条件说一下,通知下去,明天就开始招人吧。” 第22章 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赵支书生气也没用,见温雨晴转移话题,赵支书没跟着转,而是问道,“买猪和买饲料要多少钱?” “四千多吧。” 听到数目,赵支书呼吸一窒,四千多,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赵支书觉得四千是天文数字,,温雨晴却觉得还好,毕竟后世猪最贵的时候,一头小猪仔都要两千来块,现在养一百多头猪,两百斤出栏,成本才两千块,这么好的事,要不是钱不够,猪圈又小,她真想再多养点。 不过怕赵支书再受刺激,这话温雨晴没敢说。 两人相对无言的坐了一会,感觉自己差不多缓过劲来了,赵支书才问道:“你准备招多少人?” 闻言,温雨晴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卤味坊的人员配备,不算小马和她自己,卤味坊现在有五个人,以卤味坊目前的发展情况,至少要再招聘七个。 两个和柳叔一起送物资,两个和王秀莲一起做卤味,两个和李大头、赵富贵一起做豆制品,一个负责管理账目,养猪场办起来后,她要兼顾养猪场,事情会越来越多,账目这块就不能自己做了,不然忙不过来。 其实现在卤味坊就已经忙不过来了,大家都互相帮着干,哪里忙去哪里。这样管理太混乱了,容易出错,等招聘完后,温雨晴会给他们明确分工,该谁负责什么就负责什么,出问题自己承担。 养猪场这边,一百头猪两个人应该能喂过来,不过毕竟头一次养这么多头猪,温雨晴不想有任何闪失,现在人工成本不贵,她想直接招聘四个人,先派两个去省城学习,剩下的两个人在家喂公社那二十头猪。等省城的回来,再教家里这两个怎么科学养猪。 温雨晴在心里琢磨了一番后,说道:“卤味坊招七个,养猪场招四个,其中两个要去省城养猪厂学习技术。” 这次赵支书倒是没说什么,一百多头猪可不是小数目,一点都马虎不得。现在这些猪对他来说就是祖宗,他比谁都宝贝。 温雨晴继续道:“招聘要求就是至少小学毕业,不过中学毕业、不吸烟、有养猪经验的优先。”这个时期抽烟的很多,很多人都抽的汉烟,他们是搞食品的,在这方面肯定要注意。 白杨大队一般上学的都是大队干部的孩子,对这个学历要求,其他大队干部都没意见。 赵支书却是一脸惊讶,“小学毕业?这个要求太高了吧?养猪要这么高的文凭做啥?” “养猪肯定要有文化的,而且还要养猪经验丰富的。”温雨晴解释道:“不然都看不懂我买的那些养猪资料,要想养好猪,就要多看书多学养猪知识,去省城养猪场学习的时候也要做笔记,回来还要教其他人,不识字肯定不行。” 而且读过书的,相对来说会更懂事理,这样的人更容易约束管理。再者,温雨晴不希望以后厂子里都是没上过学的。这样的厂子在改革开放后那种大环境下,根本没有一点竞争力,当然后面这些温雨晴只心里想想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