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3节


方甚至是水产出口行业的深远影响。

    宋恂让贾红梅专心扫合同,自己则全程唇角上扬三十度,配合地坐在一旁点头鼓掌。

    “与瑶水支公司结成帮扶对子以后,考虑到瑶水支公司渔船短缺,资金不足的情况,经过协商,由出口公司为瑶水方面一次性提供十艘机帆船。”副主任笑着看向身边的宋恂,“当然了,我们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不但得到了瑶水支公司的水产供应,还迎来了瑶水当地社员的回馈。”

    他目光的焦点其实不在宋恂身上,而是放在了他脚边的几个大包裹和桌面的一堆瓶瓶罐罐上。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早就发现了宋恂带来的东西,这会儿都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

    省城晚报的记者走到桌边,与宋恂点点头,就弯腰去看那几个陶罐上贴的标签。

    举起照相机,对着写有“12,姚三婶,蟹粉”的陶罐,“咔嚓”拍了一张。

    “这些都是瑶水社员们的心意,每个包装上还贴着大家的名字。”副主任慷慨激昂道,“虽然我们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是通过他们带来的礼品,也足以看出社员们对我们这次合作的拥护与支持!”

    宋恂贾红梅通讯员小赵:“……”

    贾红梅捂脸,看来这次带来的东西,真的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明明是送来试吃的样品,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却成了回礼呢?

    几个记者对于那些土特产的兴趣,远超副主任所介绍的内容,一时间都围过来拍照。

    有个省日报社的记者,资历最老,为人也比较谨慎,发现贾红梅神色不对,便对她发问:“请问,这些东西真是社员们送的吗?”

    贾红梅:“……”

    宋恂替她做了回答:“这些土特产确实是社员自发组织,自行筹备,让我们代大家送来出口公司的。”

    可惜不是送礼的。

    “你们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回馈出口公司呢?”

    宋恂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我们瑶水支公司所在的瑶水村生产队,虽是一个小渔村,但当地社员心灵手巧,淳朴善良。听说我们能与省食品出口公司结成帮扶对子后,社员们激动万分,甚至还特地拿出过年存放的鞭炮庆祝。”

    贾红梅:“……”

    “这次合作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也有意向食品出口公司学习,开办一家食品加工厂。只不过,我们小地方的人见识有限,实在无法从上百种土特产中准确找出适合生产的产品。而出口公司的产品是我省食品行业的金标准,所以社员们就想送些样品来,让出口公司的同志们帮忙甄选一二,看看哪种食品有生产价值。”宋恂故意画蛇添足般地解释,“我们可不是给出口公司送礼啊,就是请大家帮忙的!”

    众人:哦,果然是来送礼的。

    “好了,闲话就说到这里吧。”盛主任出声打断还想继续提问的记者,“咱们抓紧时间看看合同条款,没什么问题就赶紧签字吧。”

    贾红梅已经将合同上的条款和数字反复对照过好几次了,确定与他们商议的没什么出入,便将合同递给了宋恂。

    出口公司这边的合同做得很细,甚至还专门针对今后购买渔轮的事,附加了补充协议。

    宋恂也仔细地从头到尾翻阅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才与盛主任交换着,在两份合同的末尾处签上自己的名字,由贾红梅盖了公章。

    而他以一身乡镇干部打扮与盛主任握手,交换合同的画面,也被记者们抓拍了下来。

    *

    送走记者和省渔的副主任,盛主任将宋恂和贾红梅请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通讯员小赵已经悄悄对他讲了,那些土特产确实是宋恂带来寻求第二次合作的样品,真的不是送礼的。

    既然是样品,盛主任便没客气,将那些瓶瓶罐罐和牛皮纸袋挨个打开看了几个,又专门挑拣着几种烤鱼片尝了尝。

    “你们不会是想用这些东西走出口的路子吧?”

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七零年代青云路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