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绮说,到了日常,反而没那么多要求了,大原则就一条,宁可做减法也不要乱做加法,尤其是在一些休闲场所,哪怕只是多戴一对袖口就会显得非常刻意。 最主要的是,穿搭风格和个人气质是否能融合,有的休闲西装看上去“破破烂烂”,走的就是仿旧款,但衬着自我风格强烈且气场强大的人,也能达到绝佳效果。 接着两人又聊到了品牌,尤其是奢侈品这块。 这部分中外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外国的老牌贵族、老钱家族、顶级富豪,很少会选择将logo和一线奢侈品牌穿在身上,他们的选择也比较低调,黑白灰驼,大多是找裁缝定制,哪怕是买成衣,也会拿去修改,logo都藏在非常不起眼的暗处,品牌名字一般人听都没听过。 国内则不太忌讳这些,哪怕是首富,日常穿搭也是懂奢侈品的人一眼能辨认出来的牌子。而且工作时间填补的非常满,不会把时间消耗浪费在量体裁衣和服装穿搭上。 事实上,国内的富豪在国外看来,都算是新贵。 而国内奢侈品的忠实用户,就集中在中产阶级、暴发户和新贵阶层。 衣服的选择就是一种“对话”方式,这个大环境是有直接关系的。 不管是选择知名奢侈品,还是欧洲复古老牌,其中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只有逻辑认知差异。 萧绮说:“如果我今天是在国内参加小酒会,我会选择一套一线奢侈品的小礼服,在穿搭上融入自己的理解,适当的做减法,突出我设计师的身份和萧家的背景。但如果现在是在国外,因朋友的引荐而结识当地的老钱或老老钱,我会尽量穿着低调,无论是颜色还是品牌选择都不能出错。这两种情况我都会花心思,只不过动脑筋的方向不一样。” 穿“对”了,第一印象就会加分,后续打交道会事半功倍,穿“错”了,第一印象就固定了,以后很难改变,再打交道就会更费神。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逻辑,既然要进入到对方的圈子,那就要遵守圈子里的规则,这个时候非要拧着来,说什么“穿衣自由”就是跟大环境过不去,除非自己目的只是进圈子看一眼,并不打算得到什么,那就随便怎么自由。 说白了,穿衣是有阶级划分的,遵循规则可以少很多麻烦,考验的是衣品和衣商。 这部分话题基本上都是萧绮在输出,中间穿插着陈炘的一点疑问。 站在陈炘的角度,他对中外圈子穿衣文化的感受是更强烈的,此前在驻外,总要和当地外国官员打交道,而他的所见所闻和萧绮说得逻辑大差不差。 政府官员的穿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原则都是尽量低调。 不过回到国内后,陈炘现在换了个圈子,和以前的接触截然不同,在装束方面就要重新培养习惯,不能一味的低调,或者只图穿衣舒适,这方面老板可以随心所欲,他作为顾问要经常对外,有时候就要扬起来一些。 待两人交换了一圈看法,萧绮不禁笑问:“有没有后悔换圈子?这个圈子可是很烧钱的,穿搭还都只是花在表面,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地方。” 陈炘:“的确,以前就算听说的再多,也是雾里看花,没有亲身体会。不过倒是没有后悔,长了不少眼界。” 萧绮:“你驻外那两年应该更长眼界吧?” 陈炘:“应该这样说,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打交道的群体变了,思维模式和逻辑也要跟着调整。” 萧绮来了点兴趣:“哦,举个例子?” 陈炘讲道:“比如,以前我遇到前来结交的商界人士,我会打官腔,我会用官方话术在我和对方之间划一道界线。我会回答对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