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然牺牲了对外社交,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内驱力和精神层面的构建上,那么比同龄人获得更丰富的成果,这就是必然的结果啊。 反过来,我也要承受一些边缘化的代价。 我很难形容它的有趣和神奇之处,就说点实际收获: 我生活里的朋友、家人都知道,几年前我更文时间会很晚,睡眠很差,经常失眠。 其实我从小就有睡眠问题,小时候还有梦游症。 前些年有点抑郁,失眠问题一度加重,厉害的时候早上十点才能入睡,晚上就算能睡着也会在一两个小时后惊醒,频繁做噩梦,极度焦虑,时常处于恐惧当中,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 我试过心理辅导,试过吃药。 但我很清楚外力的作用是极其小的,真正能解决根上的问题,就只有内驱力建设这一条路。 后来我就不吃药了,只走心病心药医的路线,差不多到了去年年中,这些问题开始不药而愈。 现在同时写两篇风格迥异的文,也不会觉得困扰纠结,逻辑非常清楚,没有左右摇摆。 再看“悲喜自渡”四个字,理解的维度和角度也已经完全不同。 我只能形容说,当人剥离掉情绪困扰之后,就会进入另外一个更为清晰、冷静的世界。 再说本文和之前完结的《灯下黑》和《几分熟》。 《嫉妒》只看皮毛的话,就是男主换花样追妻,职场多,言情少,也就这样了——这个看个人理解吧。 《灯下黑》是我对过去一些情绪困扰的总结,所以女主角是个精神病患者,关注这个领域的读者会很喜欢,不关注的会觉得什么玩意。 而《几分熟》是言情比例相对比较大的一篇,更注重于两性关系。 喜欢我的文字的童鞋,我会有一种互相成就的感觉。 因为我觉得,即便有帮助和启发,也不是我的文字孵化的,萌芽早就在了,只是因为咱们有缘遇到,而产生了一次共鸣。 人是多面的,职场、社会层面也好,情感层面也罢,我还在寻求如何从多角度去塑造一个完整的纸片人,而非完美的纸片人。 不过层面多了,人物复杂了,会有读者反应看不懂,觉得比以前的深了。 没关系,就当小言消遣一下。如果过几年还能想起它们,翻看两眼,兴许会有别的发现呢。 缘分这东西,错过了a,也会遇到b,各有各的走向,随遇而安就好了。 总之,时代会过去,但人性、心理、哲学、社会行为,每个时代都是共通的。 这就跟投资是一个道理,很多人盲目追求什么在变,什么最新,但也有一些人在投资那些多年不变的东西。 好了,废话差不多了,推一下新文:《十三》 大女主,无cp,篇幅不长,前期隔日更,悬疑向,昨晚更了第一章 ,专栏可见~ 最后给大家献上祝福——中秋快乐,心想事成,心情愉快,蒸蒸日上。 眼下顺利的,就祝你笑口常开,如果不顺呢,就祝愿否极泰来。 比心~ 第102章 自那天萧绮和姜禹聊过之后, 后面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两人都极少见面。 姜禹出差变得频繁,他野心勃勃, 要做的事情太多, 没有任何人能绊住他的脚步。 萧绮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喜禾, 之昀虽然还占据着设计总监的名头,但设计部分几乎都交了出去。 后来,萧绮给姜禹发了几条微信, 并将设计部现在的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