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

[综]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_565


    ……佛念这般品状,不由就让他想起堂兄王羲之。他王卓然自认苛刻,看着这孩子都挺满意,言辞有礼,进退有度,稳重自若。想来自诩有教无类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的王世玉也不会对他不满意。

    “可是尼山书院去年才招了学生。即便要佛念入学,也要到明年了,卓然贤弟不必为我等坏了规矩。”

    王卓然打开扇子,掩着唇角笑了笑,“俊义兄可真是客气。怕还是舍不得孩子出远门。也罢。等他明年入学也好,俊义兄可以抽空多多为佛念筹备一二。”

    “如此……也好。”

    “佛念年幼,尚未取字。如今要求学书院,卓然,不如你来为他取个学名如何?”

    “俊义兄……”王卓然颇有感动,为他人子取名取字,若非真正情谊深厚,是不可能的。

    足可见,马俊义的确是将他作至交看待。

    “如今时局不稳,希望佛念日后,如同桓温老将军一般,是个文成武就,既能妙辩庙堂又可征战沙场之人。文才韬略俱全,可这文韬文略不觉顺耳,就文才!马文才!俊义兄以为如何?”

    “文才。嗯,不错!不错。”

    “佛念,你以为文才一字如何?”

    事已至此,话已出口。

    姜晨沉默了下,拱手微拜,已无心表现任何不必要的异议,依旧客气,“谢过王叔叔。”

    第175章梁祝(三)

    与姜晨相遇的,正是谢安。

    谢安的船渐渐离开了杭州辖地。他问地有些没头没脑,“琼伯以为,此子如何?”

    庾易知道,是他又想起了那个桓氏的后人。

    庾氏与桓氏不睦良久,庾易尽力地没有带着偏见看待,“处变不惊,礼节俱全。表象谦恭,内藏机锋。虽年幼亦可窥得来日容相。”他顿了一顿,颇不甘愿的总结道,“乃昆山之玉。”

    谢安点了点头,“令本相难免想起桓温。”

    提到这个名字,船舱寂静了瞬,庾易皱着眉头道,“他不姓桓。”

    “桓阮过世了。”

    “记当初,桓温尚在世时,我曾前往拜访,见过桓阮一面。那位姑娘……有些怯懦,桓温对她不甚喜欢。待及笄不久,匆匆许给当年探花。随之外调了。”

    “便是杭州太守马俊义?”

    “不错。如今桓氏中落,桓冲等人皆外调离职,不入朝堂。桓阮此人,恐怕早无人想起了。”谢安微微一叹,“当今时局纷乱,北方苻坚狗贼虎视眈眈。自桓温兵败枋头,士气低迷日久。长此以往……危矣。”

    庾易:“丞相不必太过担忧。符氏蛮夷之徒,粗鄙无礼之至,岂能及得我中原人才济济。易听闻,对方待汉人残暴无比。只要联合起来,总有一日会让其——”

    谢安失笑,“朝堂风云,可并非简单正之一字可以概全。”庾易说的不错。他们还有许多族人在北方饱受胡人欺凌,只要他们举力反攻,绝无不胜之理。可事实上,朝廷许多士族已习惯了南方安逸,对于北上之事,意志不高。

    是他们已经开始主动的放弃了同族,安于现状,而并非仅仅是——仅仅是战争胜败之事啊。

    “上虞祝家那里情况如何?”

    “禀丞相。祝家庄今年的税贡如数点齐了。中饱私囊的上虞县丞已伏诛。只是……”

    “莫要吞吞吐吐了。说。”谢安端起茶,抿了一口。

    “学生浅陋。这祝家庄虽说缴了朝廷近乎半数的岁贡,但是……”

    “因着北方流民南下,祝家庄以其资产又置了许多收为佃户,大量并购土地,与我朝土地法令全然背道而驰。昔年前相王导实行度田收租,后朝廷又颁布《壬辰诏书》,如今看来,依旧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下属官吏阳奉阴违,长此以往,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恐非良景。”

    “琼伯所言有理。只是战之时,对于支撑着朝廷府库者,自当有一二耐心。祝家庄富甲一方,收容流民为佃户,减轻朝廷压力,不至于使流民汇集为祸。说来流民……”谢安灵光一现,拊掌道,“当可收编流民为兵将,以期夺回洛阳。”如今时局,不可谓不令人心忧。自桓温故去,能牵制北方胡人者少之。士族多安于一隅,无心北伐。北方苻坚却屡屡有南犯之意,野心勃勃。若一直等待,未免太过被动,须得先发制人才好。

    庾易意会,“不错。相较于士族,北方流民对胡人恨之入骨,若是整顿起来,必将是北伐一大利器。流民整编之后,想必江南盗贼匪寇之患,也可减轻。”

    “立刻修书谢玄,令他着手操办!”

    “是。”

    对于这一世他的“幸运”,姜晨觉得自己有必要的不得不想起他。

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综]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