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如果司马伦的地位是监军的话,王昶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司马伦最多能提供一些建议,军队的指挥权还是在王昶手中,仗怎么打,也是王昶说了算。 但现在司马伦直接就凌驾到了他的头上,将所有的指挥大权都揽了过去,而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如果在战场上由着他的性子,胡作非为,想怎么搞怎么搞,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王昶刚一听到这个任命便是头疼无比,战场之上,最怕的就是外行指挥内行了,如果司马伦能听从他的建议那还好点,但如果他一意孤行,拒不听从的话,整个军队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王昶想不通司马师一个如此谨慎的人,竟然会做出如此草率的事,就算司马师特别的宠这个弟弟,但军国大事,岂能因个人感情来行事,司马师此举,完全是把十万大军往火坑里面推呀。 诸葛诞是何许人也,王昶可清楚,有勇有谋,擅长用兵,就连自己与之交战,都没有五分之把握,司马伦一介毛孩,乳臭未干,何德何能,就敢正面和诸葛诞叫板。 王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司马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但是身为边将,他又不得不奉令行事,司马伦挂帅的事已成定局,那他就不能去质疑司马师的决定,只能是全力配合。 不过王昶并没有冒然进兵,到达平春之后,他便率兵驻扎在了荆州和淮南的交界处,等司马伦的大军赶到后,再行进军。 但王昶在平春等了差不多十多天的时间,这才得到了司马伦姗姗来迟的消息,让王昶有些失望的情绪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惆怅。 像平定叛乱这样的军事行动,速战速决乃是上策,当年孟达在上庸叛乱,司马懿闻讯之后,七天七夜倍道而行,便杀到了上庸城下,杀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所以说,出兵行动一定要速度快,这样才能让对手猝不及防,司马伦到好,一路之上磨磨噌噌,从兖州到淮南,根本没有多远的路,居然用了十几天的时间都没有抵达,这不就是给诸葛诞从容防备的时间吗,等淮南的防御大成,司马军再去进攻,岂不是碰个头破血流? 听到了司马伦到达汝南的消息,王昶只能是无奈地摇摇头,看来司马伦真得是欠缺经验,根本就不懂兵贵神速的道理,如此拖沓的行军节奏,等打到了寿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不过总算是和司马伦取得了联系,王昶便请求司马伦速速渡过淮河,与荆州军相汇合,然后大军由西向东,去攻打寿春,直捣诸葛诞的老巢。 但司马伦却没有听从王昶的建议,他表示,他将率军从淮河北岸出发,命令王昶率军沿河东进,两路夹击,直袭寿春。 王昶闻之,大吃一惊,分兵而进,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呀,极易被敌人各个击破。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