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15章 哲学思辩


搏取名声又不会有罢官的危险,不过李辉萼此人却是个例外。”

    “是吗?”崇祯笑问道,“为何说李辉萼此人是个例外?”

    汪伟道:“因为李辉萼在一个月前娶了魏国公的庶女为妻。”

    “庶女?”这时阮大铖插话道,“圣上,那是魏国公的养女。”

    “反正就是那么回事。”汪伟道,“李辉萼是在为他的老丈人发声。”

    崇祯轻唔了一声说道:“就是说,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朕贬斥黔国公为滇中侯,始作俑者则是李辉萼,然后京中的御史言官为了搏取名声纷纷跟进,不少官员也为之声援,但是内阁以及部堂高官并没有在暗中推波助澜?”

    “是的。”汪伟点头道,“大概就是如此。”

    阮大铖则说道:“但现在已经形成了舆论围剿。”

    汪伟点点头说:“是的,陈良馍还有吴甘来只是替圣上辩解了几句,就在都察院和六科遭到了同僚的孤立。”

    “如此事情倒是简单了。”

    崇祯道:“那就跟他们打嘴仗好了。”

    顿了顿,又道:“阮大铖,你负责说书、戏曲,多编排一些封建礼教害人的曲本,还要让柳敬亭他们多讲讲封建礼教毒害人的故事,比如说为了裹小脚把女儿活活毒打致死,又比如说狠心将活着的女儿卖给死人配冥婚等等。”

    “臣领旨。”阮大铖欣然应诺,这个他最拿手。

    崇祯又对汪伟说道:“你再找些文章高手,最好是文坛德高望重的,比如内阁次辅张慎言就十分合适,请他们写几篇批驳封建礼教的文章,然后刊载在皇明时报的头版头条,移风易俗就应该从报纸开始,这个阵地岂能不利用起来。”

    “臣领旨。”汪伟拱手道,“臣回去就请人写文章。”

    崇祯又道:“可以多给润笔费,好文章就该给高价。”

    汪伟一下就领悟到了崇祯此举隐藏的深意,利益驱使。

    请张慎言这样的文坛泰斗写文章还在其次,关键还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利益将张慎言这样的革新派拢到一起,再跟保守派展开舆论斗争。

    想到这层,汪伟忽又说道:“圣上,还有一事,半年前翰林院也办了份翰林日报,版面还有内容什么的都是模彷我们皇明时报。”

    “李辉萼的那封奏疏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就是因为他将奏疏公开刊载在了翰林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说此一顿,汪伟又道:“所以,一旦我们皇明时报刊载文章批驳封建礼教毒害人,翰林日报肯定也会刊发文章来反驳我们。”

    “这哪行。”朱慈炯闻言怒道,“查封他们。”

    “用不着。”崇祯说道,“那就让他们反驳好了,正所谓锣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封建礼教是好是坏,就让大明百姓来评判吧。”

    对于这样的哲学思辩,崇祯当然是乐见其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极大的解放了华夏先民的思想,铸就了之后两千年辉煌。

    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同样极大的解放了西方的思想,使得西方世界率先进入工业文明,完成了对东方文明的历史性超越。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在大明也上演了心学与理学之争。

    在心学大师与理学大加的思辩之下,封建礼教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被儒家约束了两千年的思想已经有了再次挣脱束缚的趋势,遗憾的是就在此时大明灭亡了,随着建奴入关这次思想解放浪潮也戛然而止。

    只有鼠目寸光的建奴才会禁锢思想。

    崇祯是恨不得这样的思辩越多越好,范围越广越好。

    所以禁止办报是不可能禁止办报的,现在谁都可以办报。

    当然,如果在报纸上公然扇动反明、反抗皇权那肯定得查封。

    汪伟和阮大铖领了旨意之后离开了,彝伦堂中便只剩崇祯父子三人。

    朱慈烺有些难过的道:“父皇,儿臣让你失望了,没能当好这个监国,致使京中出现了这么大的舆情,还让南直的好几个州府都爆发了粮荒。”

    “欸,这怎么能怪你。”崇祯摆手道,“你只是名义上的监国。”

    朱慈烺这个监国真就是名义上的监国,甚至于连批红的权力都没有了。

    稍稍一顿,崇祯又道:“现在可以说说这次粮荒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慈烺道:“九月下旬,随着秋收结束,今年的新米大量入市,然后米价突然间就崩盘了,先是苏州,接着是湖州,米价直接跌到了五钱一石。”

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