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37章 此人是谁?


    夜色如墨,阎应元正站在卫河边上向着天津卫眺望。

    明代的卫河其实就是后世的海河,从天津经过大沽口注入渤海的那条。

    在卫河的冰面上,陈明遇带着数百新军正在凿冰洞,凿开冰洞之后再将一只只的陶瓷罐从冰洞埋进去,然后横着在冰面上凿出一道浅浅的冰坑,再将油纸包裹的引线埋进冰坑,再然后将引线拉到岸边。

    做完这些,再在冰坑及冰洞上浇冷水。

    片刻之后冷水结冰,冰坑和冰洞就被冻住。

    这时候就算凑近仔细看,也很难看出异样。

    敢情阎应元想故伎重施,把前年在山阳城用过的套路在大沽口再用一次。

    孙繁祉对此持怀疑态度:“皕亨兄,你这路数已经在山阳城下用过一次了,已经是老套路了,能行吗?”

    “路数不怕老。”阎应元摆摆手说,“好用就行。”

    “我看有些悬。”孙繁祉摇摇头说,“建奴已经在山阳城吃过一次亏,又岂能在大沽口再犯同样的错误?依我看纯粹是浪费地雷。”

    “且看。”阎应元只是笑笑,也不与孙繁祉争辩。

    说话间,陈明遇已经忙完了,上到岸边对阎应元说道:“皕亨,按您的意思已经将一千颗陶瓷地雷埋到卫河的冰层之中,而且全都布了双线,这一千颗陶瓷地雷一旦被引爆,足可以将长度超过三百步的冰面炸塌。”

    卫河宽六十步,如果乘以三百步长,就是好大一片冰面。

    这么大的一片冰面足以容纳上万人、或者上千辆冰爬犁。

    “很好。”阎应元指了指脚下的地面,又对陈明遇说道,“拱辰,还得继续辛苦你,带兵将卫河两岸的地底也都埋上地雷。”

    “两边也要埋?”陈明遇不禁愣了下。

    “埋。”阎应元重重点头又说道,“而且两边各埋一千颗!”

    “啊?各一千?”陈明遇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说道,“皕亨,虽说这次我们携带了足足两万颗地雷,可现在一仗还没有打,就用掉三千颗地雷,是不是有些多?”

    孙繁祉也劝道:“是啊皕亨兄,我们这次守大沽口,可不是守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而是要守一年甚至两年。”

    “不,你们错了。”阎应元道。

    “无论是守一年还是两年,最关键就在前面一个月。”

    “只要顶住了前面一个月,当建奴意识到夺回大沽口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时,他们就不会再无谓的强攻。”

    “那么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后面就只需要当心建奴的偷袭就好。”

    说此一顿,又对陈明遇说:“拱辰,就按我说的去办吧。”

    “是,我这就回去搬地雷。”陈明遇当即转身回到河面,然后带着一队新军拉着冰爬犁回大沽口拉陶瓷地雷。

    阎应元又回头对孙繁祉说:“六福,现在应该快子时了,你带兵去把培卿(冯厚敦字)替下来吧,记住,除了巡逻哨,一定要多布置一些潜伏暗哨,确保封锁住外围,要不然让建奴的夜不收看到了我们的动作,所有的布置真就全部白费了,不过等埋完地雷,就可以故意放其中一部分建奴夜不收进来,让他们自以为窥破我们虚实。”

    “是。”孙繁祉肃然道,“保证连一只老鼠都不会跑进来。”

    说完,孙繁祉即召集坐地休息的五百新军趁着夜色开拔。

    阎应元则顾自返回到大沽口外的铳台地堡中,倒头就睡。

    此时距离建奴大军到来大概率还有两个昼夜。

    这两个昼夜可得抓紧时间吃好睡好。

    接下来一个月很可能就没时间睡觉。

    ……

    崇祯二十年(1647年)三月廿六日。

    天色刚放亮,阎应元就爬上了瞭望塔。

    这座瞭望塔是用木头搭建的,有十丈高。

    这不光是瞭望塔,同时也是阎应元的指挥塔。

    白天通过信号旗,夜间通过信号灯,可以准确传达指令。

    因为大沽口这一片都是平原,所以瞭望塔上的视野极好,阎应元站在塔顶望斗可以轻松看到周围二十里开外的大概景象。

    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