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鼎罐饭。 漆黑的鼎罐,底部锥形,上面盖一圆铁盖,两边有铁丝耳提手,方便人在灶口提上提下。 做鼎罐饭,要是一直猛火大煮,火势维持,肯定不好,特别容易烧出又黑又厚的锅巴。 非得一开始猛火烧起,之后火势越往后越小,不用再额外添柴,烧到余火熄了,锅里的饭水也自然沥干了。 这时候出来的饭是白花花松软的,整个灶房里全是米饭香。 李观梁很有耐心,将这些一一和水鹊说清楚。 当然不单只说给他一人听,煮饭这种事情知青全必须要学会的。 李观梁想起来自己起初跟上来,想要向知青们嘱托的事情,“记得要到公社里领你们的补贴和票证。” 公社里每三个月按户按人头,发放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票证。 他们这几个知青刚下乡,上面还会发前两个月的伙食补助费,每人十八块钱,免得初来乍到的知青们生活陷入困境。 水鹊说:“下午的时候,罗队长来过知青点,让我去公社领了。” 他们说着,走了一段路,过了青石板桥,就到知青院了。 水鹊对其他的知青说:“然后我拿了票证和钱,去供销社的门市部给家里买了油盐之类的回来,米和柴是向村里一个爷爷用钱换的。” “那个爷爷还送了我两株丝瓜秧,帮我种到院子里了。” 难怪。 其他知青点点头。 原来这知青院里只有几件家具,灶台都是新起没多久的,他们还担心着没有油盐,水鹊怎么做菜。 水鹊说完,把各人的补助费发到各人的手里。 票证每月按户发,他们五个知青在一起凑了一户知青点,是五人生活足量的,算共用。 水鹊:“一会儿我把票放到堂屋的瓦罐子里,你们要用的时候拿。” 至于他下午和爷爷换米柴,是从自己那份补助费里出的,所以发到其他四个知青手上,还是每人一分钱没少的十八块。 李观梁注意到他话里的内容,问水鹊:“给你瓜秧的是哪家的爷爷?” 水鹊手指又没那么长,指不到人家家门口去,就大概描述了一下,“离这里上去一点,一个走路不大方便的爷爷。” 知青院在村东,在整个村里是下游的位置。 他这么说,李观梁就大概清楚了。 “是黎爷爷,他受过伤,跛脚,走路不方便,当年大洪水,家里只剩他一人,媳妇和女儿都被水冲走了。” 知青们听了脸上动容。 水鹊犹疑,“那他还给我们送瓜秧呢……” 白得了瓜秧,他过意不去了。 李观梁:“不用担心,他现在是村里的五保户,公社包揽他的衣食住行。” 他说着,走进知青院的灶房里。 灶房里大砖灶是年前砌好的,方方正正,三个灶膛对应三口锅,一口大的水锅,一口菜锅,剩下小的是鼎锅。 碗筷钵子,油盐罐在墙边灶桌上,米缸在墙角。 就两张小矮凳放在砖灶前,地面撂了两捆干草、一捆木柴和火钳。 灶膛里的火还有余温,李观梁手里拿着二寸长的葱,要去焦味。 他一揭开鼎锅的圆铁盖,其他几个知青好奇去看。 只有水鹊站在旁边,闷声不吭。 蒸腾水汽在圆铁盖上凝结成水珠,滴滴答答掉在地面。 李观梁眉头拧紧了。 怎么说好。 他用木饭勺铲了铲,底下是又黑又厚的锅巴,上面的米饭却是夹生的。 陈吉庆在家里经常负责做饭,见状吃惊到后仰。 兰听寒对水鹊宽慰道:“之后做饭还是由我来吧,烟灰呛人,对你身体不好。” 他还会用支气管哮喘的病,给水鹊饭煮成这样找个借口。 水鹊莫名其妙地,剧情进度就涨了百分之一。 【什么意思啊……】他委屈地和77号抱怨判定程序,【我没有在绿茶,也没有故意为了方便以后躲懒才这样的。】 他明明很认真按照步骤来了。 李观梁眉头皱得死紧。 他是庄稼人,从小拉扯家里,穷苦惯了,锅里这样的,差不多就是浪费了一筒好米。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