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汉

第50节


都是官宦子弟的起步官职,在汉朝前期还是挺值钱, 像司马迁、霍光他们便是先当个郎中在刘彻面前露了脸,后来便渐渐受到重用。

    不过同样是官宦子弟, 也有聊得来和聊不来的圈子。

    司马迁这种清贵之家养出来的年轻人, 从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拜的师也都是当世名儒。

    像司马迁的老师一个是董仲舒,一个是孔安国,前者自不必说, 后者直接便是孔子后人, 这样成长起来的司马迁天然便更亲近于同样出身的同伴。

    像霍光这种出身无名小吏家庭、且还是走外戚关系当上郎官的家伙, 往往不在他们的结交之列。

    今儿若是刘彻只让司马迁来教卫霍两家的孩子,司马迁心里肯定是不太乐意的, 若只是在教太子的时候顺便教教的话倒没什么问题。

    司马迁对霍善也印象深刻。

    既然还没开始讲课,司马迁就跟霍善他们聊了聊自己游历见闻。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讲就有点刹不住车。

    因为霍善也特别能提问,你才刚讲完一段,他就给你抛出新问题来。

    这些问题往往不难回答,而且很能勾起你的分享欲,司马迁一不小心就跟着他的问题讲了半天。

    几个小孩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有人过来通知说刘彻召他们过去一同用膳,司马迁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怎么办?

    上岗第一天什么课都没讲,光跟太子讲起自己的壮游经历了!

    这位后世赫赫有名的太史公一下子慌了神。

    司马迁眼下到底才二十多岁,远没到后来那毅然遭受一次又一次宫刑的冷静沉着。

    他眼神复杂地看向霍善,只盼着一会刘彻不要太生气,否则天子一怒这种事儿还真不是他一个郎中能承受的。

    霍善没收到司马迁投来的眼神,他虽然不知道这堂课和《春秋》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是因为他才变得和《春秋》毫无关系),却还是欢快地跑向那个他已经混熟了的内侍,积极发问:“是吃馒头吗?”

    内侍是最懂圣心的,知道霍善如今是御前的小红人,自是含笑回道:“对的。”

    霍善马上招呼自家几个表叔吃馒头去。

    当然,他还是很尊师重道的,并没有忘记教了他们一下午的司马迁。

    他热情地招呼司马迁一起过去刘彻那儿蹭饭。

    司马迁很想假装自己不存在,可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躲不过的了。

    唉,还是太年轻啊,换个年纪大些、脾气沉稳些的人来讲课便不会犯这种可以轻易避免的错误。

    司马迁心情沉重地跟着几个孩子前去拜见刘彻。

    刘彻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远远瞧见司马迁那表情就知道这次授课可能不太顺利。

    刘彻朝霍善招手,让霍善坐到近前来,笑着问他刚才都学了什么。

    霍善本就是学到新东西后恨不得马上给人分享的,立刻给刘彻归纳总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句话是李时珍以前偶然感慨时说的,霍善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像学医一样,埋头读医书哪里有让李时珍他们带着到处走有意思呢?

    今儿司马迁给他们讲了自己游历的经过,霍善便记住了许多东西。

    他就着“行万里路”这件事给刘彻讲起司马迁说的那些地方风俗与传说故事,表示自己记住了春申君的宫室超大,治水那个大禹的坟墓在会稽,以及孔子的故乡是曲阜!

    刘彻听得微讶。

    没想到司马迁一下午竟能给霍善他们讲这么多东西。

    刘彻问:“这跟你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什么关系?”

    霍善道:“这些地方司马郎中都去过,所以他才讲得这么有意思。我要是去过了,肯定更不会忘记这些人了!”

    他还跟刘彻讨论春申君宫室超大的原因,肯定是因为他们战国四公子都特别爱养门客,动不动就食客三千的,不把家建大点怎么住得下这许多人!

    提到食客,霍善又有了新鲜的疑问:“您说他们给食客管饭不?这么多人的饭,得多少厨子才能做好啊!”

    刘彻大言不惭:“三千人有什么难的,你看你舅公他们带兵打仗,哪次不是上万人一起走?”

    霍善听后顿时对他舅公和他爹肃然起敬。

    这上万人的吃饭问题想想就特别难解决!

    司马迁:“……”

    好的,他知道了,这小子不是针对他,而是在所有人面前都能把人带跑题。

    刘彻虽听出霍善讲的这些内容很多都和《春秋》无关,但也没打算追究什么。

    太子刘据也才十岁,没必要非逼着他猛学什么春秋大义。多听听外头的世俗人情也挺好的,就当开阔开阔眼界了。

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医汉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