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洪水猛兽,相对来说,他们是喜欢讲规矩的,更别说朱氏护佑的那位也出身弘农杨氏。 齐王妃甩手就要走,被太子妃郑观音死死拽住……今日之事,看似是朱氏冒犯,实则已经成了弘农杨氏内部的纷争了。 不管怎么说,因隋朝两位帝王,弘农杨氏名望大进,势力大涨,齐王妃却欲欺凌杨广的女儿,说出去那就是个笑话。 不过也没了赏玩灯谜的心思,众人在偏殿坐定,品尝东山寺的素斋……最早东山寺因传说有西来真经而闻名,但后面的画风……因为灯谜,因为东山酒楼,以及已经闻名京兆的素斋。 毕竟素斋这玩意主材料那是豆制品,而豆制品种类丰富……而李善前世家里开的就是豆腐坊啊。 “之前也见过朱娘子两面。”体态丰盈的杨氏笑道:“如果没记错,延寿坊那栋宅子……” 朱氏微微点头,眼见要上阶梯,双手扶住了杨氏,“那是吾儿新宅,今年准备修缮。” “那便是成亲之所了。”杨氏点头笑道:“他日比邻而居,多多叙话。” 不远处的张氏看朱氏殷勤的扶着杨氏上阶梯,不禁眉头微蹙,此女在弘农杨氏中地位不显,夫君武士彟虽然爵封国公,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列,但并无实权。 身边的女儿崔小娘子刻意的声音微亮,“适才听闻,杨夫人已有三月身孕。” “确是如此。”前头的长孙氏回头看了眼崔小娘子,笑道:“心思机敏,实乃天合之作。” 阴着脸的齐王妃瞥了眼双颊生晕的崔小娘子,心里啐了几句,齐王曾经想把她的堂妹许给李善,却遭到委婉拒绝……半年之后,李善就和崔氏定亲。 这事儿也不知道是谁透露出来,回京任吏部侍郎的杨师道为此大是愤然……倒不是去怪李善这位陛下眼前的红人,而是去怪齐王和齐王妃胡乱做媒。 最前面的太子妃郑观音却恍然大悟,难怪宇文士及将那宅子卖给了李善,原来前妻南阳公主在东山寺出家。 各人心思不一,不论夫家、娘家立场,只论门阀名望、姻亲故交在偏殿坐定,共品颇富盛名的东山素斋。 太子妃之名为观音,便知晓亲善佛学,郑家子弟与佛门关系不浅,她看了眼盘子上这活灵活现的鲤鱼,微微皱眉。 秦王妃笑着说:“是用豆品扎起,用素油炸过,再配以佐料,最后做出鱼状。” “北地苦寒,若食素食,男子尚可,女子不免孱弱。”长孙氏解释道:“怀仁制琼瑶浆后,再妙手点化而成,补身壮气不弱肉食。” “久闻琼瑶之名。” “东山酒楼也有这道菜,就是太贵。” 话题转着转着就转到了李善身上,郑观音笑着对一位年轻女郎到:“你久居陇西,亦闻李推敲之名?” 年轻女郎看模样出嫁不久,声音清脆悦耳,“适才在山下还听闻‘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虽然尚未到杏花盛放之时,但山下的杏花也已经部分绽放,粉白嫩红,美不胜收。 “是稚圭告诉你的吧。”张氏接口道:“他和怀仁最是交好。” 长孙氏在朱氏耳边低声道:“她出身天水赵氏,去年嫁入武城张氏,兄长取得是郑氏女。” 换句话说,这位赵氏是张氏的妯娌,扯起来也算是李家的姻亲了……再转一转,郑氏也算李家的姻亲了。 “如此诗才,实是天授之。”赵氏看向崔小娘子,“《爱莲说》一文传诸后世,必为美谈。” “如此信物,令人羡煞!” “后人吟诵此文,必知芙蓉园故事。” 几个跟着母亲出来游玩的小娘子坐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悄言密语,只见崔小娘子的脑袋都垂到胸口了。 赵氏看向崔小娘子,“李郎君北上赴任,又有《陋室铭》这等妙文,不知近日可有佳作?” 崔小娘子犹豫了下,最近一个多月书信未断,但倒是没有什么诗文传来,唯一的那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还是定亲送来的。 这时候,略为尖锐的女声响起,“南梁钟嵘故事,郭璞索笔,不复成语。” 在场的都是名门贵女,都自幼熟读诗文,一听这话就明白……南梁的文豪钟嵘点评三朝老臣江淹,说江淹梦见古人郭璞索回五色笔,自此之后,江淹再难成诗,这就是所谓的江郎才尽的典故。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