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帅,但问题在于,李善很难将这些拿到明面上来说……一个是陛下嫡系,一个是秦王一脉。 而且如果要说谁最适合出任代州军的主帅,全天下还有比他李怀仁自己更合适的吗? 李善的为难之处,裴世矩知道,其实殿内众人中的大部分也都知道,这也是杨恭仁提议严守门户的原因……只要代州不出兵,严守雁门关,那代州失陷的可能性非常小。 李渊更是想起了一件往事,当年二次征伐山东,淮阳王李道玄与副帅原国公史万宝不合,以至于一场大败,三万精锐全军覆没。 而如今的代州也差不多,秦武通身为代州总管,是代州军的主帅,而庞玉名义上是来协助的,但却是封诏而来……正有点像当年声称有圣人手诏的史万宝。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李渊要么选择秦武通,要么选择庞玉,不然令出两门,必有祸患。 “怀仁?”李渊开口问道:“秦武通可堪主持大局?” 李善也是无语了,非要我说出来? 如果秦武通有这个能力,那咱们到底是在为什么为难呢? 绞尽脑汁想了会儿,李善才说:“陛下,黎城县公征伐沙场多年,经验丰富,只是当年柏壁一战受伤,只怕精力不济……” 顿了顿,李善看了眼李世民:“韩国公庞玉……臣从未见过,不敢妄然评判。”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没想到你李怀仁也是个和稀泥的好手啊!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和稀泥(续) 其实李世民如今也有些后悔了,不应该放手代州总管这个位置,不然张公瑾、李世绩两人足以担当重任。 甚至李世民都能察觉到李善投来的视线中夹杂着的幽怨……我都通过凌敬提醒过不止一次了! 李渊烦恼的摁了摁眉心,秦武通无此能,但这时候临阵换帅,让庞玉出任代州总管? 不说其他的,临阵换帅,军心动摇,那是非常危险的。 而且庞玉是前隋老人,李渊知道此人争强好胜,搞不好出兵雁门,万一导致雁门关失守,那就问题大了。 和稀泥这手段也不止只有李善会,李渊是个中好手,下面的宰辅也个个都是此道高手,前不久调任中书令的萧瑀建议道:“或可使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率军北上,屯兵代州。” “不可。” “不可。” 李世民与李善异口同声的否决,而且语气都一致带着坚决的味道。 顿了顿,看李世民递来一个眼色,李善才解释道:“河东之重在于代州、并州两地,前者坐拥雁门关,拒胡人于关外,后者为河东核心,屯兵此处,以为后盾。” “若是事有不协,突厥破关,任城王拥数万精锐于并州,可使突厥难以迅速南下,武德五年,颉利可汗携苑君璋、高开道破关而入,但兵锋难破太原,主力屯于忻州,只有小股兵力侵扰各地。”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白了,李道宗在并州就是一道后手,一道万一出了事就能顶上去的预备军,一旦调离,而代州失守,那整个河东就危险了。 事实上从大唐建国以来,唐军在河东主要的聚集地就是太原,只是前几年因为李善的搅风搅雨,才将战线推到雁门关以西。 李渊也赞同的点头,他当然不会忘记,上一次河东大败,就是因为李元吉那个逆子临阵脱逃,以至于整个河东基本上都沦陷了,要不是二郎力挽狂澜,宋金刚都要攻入京兆了。 虽然代地很重要,但并州更重要,这是一道保险闸,一旦没了,突厥破关而入,能一路杀到黄河边。 李世民在战场上锋锐无双,但在政事上也是会和稀泥的,建议道:“父亲,不如设河东道行军总管府,以道宗王弟为总管,另遣将领出任副总管,北上代州,主持战事。” 李渊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 一方面以并州总管李道宗为首,这也意味着一旦出了什么变故,李道宗是有资格总理大局的,另一方面副总管北上代州,就能压得住庞玉、秦武通,不会再令出多门。 而且这样一来,也不用将秦武通从代州总管这个位置上撤下来。 李善佩服的看着李世民,也不知道这是房玄龄、杜如晦出的主意,还是李世民这厮自己的想法,堪称两全其美啊。 李渊在心里盘算了下,想压得住秦武通、庞玉的,而且还要有能力观望战局,既能守御雁门关,也能在适合的时候出兵支援朔州刘世让、李世绩的,这样的大将并不多。 “怀仁。”李渊看向李善,“赵国公伤势如何?” “勉强能行走如常,但难以上阵。”李善坦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