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56 调整


上倾角之后,等效装甲实际上更厚!

    说实话,在20吨出头的重量上,有现在这种性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反正试用了54s工程的eo公司坦克兵对其是赞不绝口,强烈的要求赶紧多装备一些。

    不过李晓峰却并不是特别满意,主要是对火力不满意,用于bt系列坦克和t-26的45毫米反坦克炮性能实在很一般,仅仅比37炮强一点儿。而原版的62可是能扛t-34-85的火炮的,哪怕现在没有85炮可用,至少也得用76炮吧?

    问题是,76炮红军的步兵部队也抢着换装,再加上一些官僚作祟,出口给北方工业的76就被叫停了,就是这些45炮都是李晓峰凭着面子和关系弄到的。

    当然,北方工业也没有闲着,也开始改进54s工程,比如换装更大口径的火炮,比如换装火炮稳定器,甚至还有将其改造为自行火炮的计划。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晓峰终于通过政 治交易让54s工程,也就是后来最初被称为t-35中型坦克,后来被称为t-35轻型坦克的山寨版62进入了苏联红军服役。要知道,这真心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以斯 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内一部分高层很反对引进北方工业的产品,整个三十年代都在打压北方工业,而这一次将是一次空前的突破。

    当t-35中型坦克进入红军机械化军服役之后,伏罗希洛夫很快就后悔了,和他抢来的bt-2相比,t-35太高大上了,防御上两种坦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t-35都能跟早期型的t-34掰腕子了,对于当时世界各国普遍装备的37毫米战防炮来说,想击穿t-35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在换成了76毫米或者85毫米火炮之后,火力上t-35也追上了世界主流水准,对于后来广泛接收t-35的红军侦察部队来说,这种火力太酸爽了!

    而且t-35不同于粗制滥造的bt,北方工业的工艺比毛子国内还强不少,尤其是每辆t-35都配有电台,这对于指挥员来说,简直是一大福音。

    反正机械化军是相当高兴的,甚至在bt-7投入生产之后,都拒绝接收bt-7,依然强烈地要求装备t-35,甚至一度t-35差点逼得t-34下岗失业。如果不是托洛茨基和斯 大林要扶植本国的军工,在t-35和t-54的联合绞杀下,t-34恐怕一点儿活路都没有,甚至连带着什么kv系和is系重型坦克一起下马。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在斯 大林松口允许引进t-35之后,摆在军 委主要领导层面前的还有许多问题:比如部队编制调整问题,比如部队装备暴露出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编制问题吧,骑兵部队强烈地要求装备坦克就是一大改变,这意味着以斯 大林和伏罗希洛夫为首的骑兵派开始出现松动,开始意识到现代化战争真心没有骑兵的活路了。哪怕给每个骑兵师补充一个坦克团有工业上的压力,但从长远看这是好事,值得提倡。

    实际上相对于骑兵的编制调整,机械化步兵军的编制调整才是大问题,从这一阶段的战斗来看,机械化步兵军的编制是不合理的,坦克过多,步兵过少,尤其是步兵的机械化程度很低,造成了战场上一系列的配合问题。

    乌博列维奇说道:“我认为机械化部队必须加以调整,必须加强步兵的机械化程度,研制能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车辆已经是迫在眉睫!”

    经过一番争论,在1935年均为签发了第010/20号战时定员标准,机械化步兵军改称为机械化军,其基本编制为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陆军航空兵大队,一个汽车团和若干辅助部队。

    其中坦克师定员10940人,拥有坦克375辆,装甲汽车95辆,野战炮36门(实际上就是一个炮兵团,分三个营:12门152榴,12门122榴,12门火箭炮)、37毫米高射炮12门(也就是一个营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天兵在1917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