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都想将宣传口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对得起捷尔任斯基的信任和提拔。实际上苏斯诺夫也相当努力,几乎是天天督促部门人员开大会开小会总结经验,反正中.宣部天天就跟上了发条一样——紧张忙碌,没有一个人胆敢不努力。 但是让苏斯诺夫很郁闷的是,他的部门忙得热火朝天,同志们干劲十足还天天加班,但是宣传工作却不见有任何起色。甚至根据kgb和内务人民委员的反应,基层对中.宣部的工作并不满意。 苏斯诺夫就纳闷了,明明他以及他的部下们已经拿出了捷尔任斯基的工作方式去搞相关工作了,大家伙忙得尿尿都得一路快跑,按道理说工作已经颇有成绩才是。可为什么现在却是一副事倍功半的死样子呢? 苏斯诺夫很是迷茫,完全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其实原因很简单,忙和忙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真正的忙事业忙工作以至于忘我,但有的人就是瞎忙或者假忙。而中.宣部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后者。 看上去他们确实非常的忙,一个个都埋头苦干,仿佛是干劲十足。但是实际上工作效率却非常低,他们不是真正的在忙工作,而是装样子给苏斯诺夫看看,免得这位很难伺候的领导炒他们鱿鱼。也就是说这一批人都是家忙活,看上去赏心悦目实际上乏善可陈。 而苏斯诺夫学捷尔任斯基仅仅学到了一点皮毛,他只看到了下面的人在忙,就很满意了,以为这一切很好很正常。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点都不正常。中.宣部的忙仅仅流于形式而已。 苏斯诺夫还不止这一个问题,仅仅流于形式的忙活并不致命,不客气的说政府当中绝非大部分人都是官僚主义,非常擅长这种假忙活。甚至还有很多部门连加装在忙的表面工作都不做,正儿八经的磨洋工。真正致命的是苏斯诺夫缺乏灵活性,他下达的命令做出的指示都必须刻板的一板一眼的去实现,等于是给做宣传策划工作的人戴了一副镣铐,条条框框全都是规定死了的,不可逾越半步。如此一来下面的工作人员还谈什么创造性? 而且苏斯诺夫还有一个最糟糕的毛病,他总觉得自己是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所以他的想法和意见就应该是正确的,凡是提出不同意见的人那都是存在问题的。而且因为他的古板和刻板又让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同志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甚至认为某些有益的创造和变通也一棍子打死,甚至还给人家扣一个帽子。 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中.宣部自然是一潭死水了。反正大家都只能像个机器人一样办事,做好做坏都一个样,甚至积极的去创造反而还要触霉头,那谁还真正的去用心呢? 这么说吧,这两年看上去中.宣部一派积极向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官僚主义问题。但实际上苏斯诺夫本人就是最大的官僚主义份子,只不过他自己没有知觉罢了。 别看他现在记录着李晓峰的发言,觉得这些办法不错。但李晓峰就有那么神奇?就比中.宣部所有的人都强?不是的,实际上李晓峰出的这些主意,过去两年中就有不少人向苏斯诺夫提过,但是都无情的被他否决了,理由是这些办法太超出常规、太不符合规矩,有存在问题的可能性。 但是如今政.治局常.委也觉得这些办法好,苏斯诺夫就下意识的认为既然最高领导层都觉得这些办法好,那这些办法就一定是没有问题的。说白了他这个人就是唯上主义。上头的意见都是正确的,下面的人没有上级的肯定那肯定是不一定正确的,就要积极地提防,以免出错。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斯诺夫其实是个悲剧,他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样子跟捷尔任斯基有很大的关系,他狂热的崇拜捷尔任斯基,认为捷尔任斯基是个完人,而他苏斯诺夫也要以捷尔任斯基作为榜样,也要做一个完人。 在苏斯诺夫眼里完人就是不能有错误的人,而一个人如果不想犯错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各种条条框框将自己锁起来,一言一行都要照着条条框框来,如果条条框框告诉苏斯诺夫出门要先迈左腿,那他肯定就不会迈右腿。这些条条框框将他锁得紧紧的,虽然确实避免了违反这些条条框框,但是整个人就像契科夫小说里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样的是不会犯错,但是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吗? 不会犯错的人永远也不会有创造性,也永远不知道变革的重要性,他始终是一成不变的,以固定频率沿着固定的路线行进,直到永远的消亡。 这样的人李晓峰是不喜欢的,规矩是要讲但是变成彻彻底底的教条主义那又有什么用?李晓峰更喜欢那些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的人,哪怕是这样的人学历和资历不够,他也照用不误,反而那些高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