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张震也被株连。由此,当年吴国初代重臣张昭的子嗣便在这几场政治动荡中被迫害得半死不活了。 孙权的第五子孙奋得知诸葛恪被杀后,误以为有利可图,便准备离开藩国去建邺。 “朝廷政变,我趁机入京说不定能继承帝位!” 幕僚们试图阻拦主子的疯狂行径。 “殿下万万不可,这是自取祸患啊!” “别拦我!”孙奋彻底疯了,他将幕僚砍死,毅然踏上去往建邺之路。当他行至芜湖的时候接到朝廷发来的诏书。 “孙奋有不臣之心,意图谋反,念是先帝之子,特赦死罪,废为庶人!”很多年后,他被吴国第四代皇帝,孙和之子孙皓处死了。 诸葛恪可以算作吴国最后一位外姓权臣,在他死后,孙峻晋升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吴国政权遂被宗室重臣掌握了。 落魄贵胄 公元253年,魏帝曹芳二十来岁了,他自幼年登基,经过这么多年早已渐渐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是当朝天子,为什么任由权臣摆布?曹芳越来越频繁地冒出这种想法。可是普天之下,曹芳可倾诉苦闷的对象却只有一个人——中书令李丰。 李丰是大名士,早在魏明帝曹叡时代,他的名声就远播四海。他的儿子李韬娶曹叡唯一在世的女儿齐长公主为妻,他也就成了皇亲国戚。在正始年间,李丰并没有参与进曹爽和司马懿的派系斗争中去。当时,他官居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副手),在他之上是被架空的尚书令司马孚,在他之下则是掌实权的何晏、丁谧、邓飏三位尚书。他身处夹缝过得着实不易,而后,他请了长期病假躲避是非。那时京城流传一句顺口溜:“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司马懿、司马师)冷如浆,李丰兄弟(李丰、李翼兄弟)如游光。”游光,若隐若现、飘忽不定,李丰给人的印象大抵如此。 曹爽死后,李丰转任中书令。由于中书省坐落于皇宫内,李丰自此和曹芳来往频繁。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描述,李丰任中书令这两年来时常被曹芳单独召见,而他们谈话的内容从不为外人所知。 李丰在与曹芳接触的过程中越来越同情这位可怜的皇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渐渐有了扳倒司马师的想法。 但是,这事单凭他自己绝没可能办成,他必须要寻找可靠的盟友。 公元253年秋,司马孚督率扬州诸军击退诸葛恪,终于将上次东关战败的阴霾一扫而空,也令司马家族的权势更加稳固。 就在为司马孚凯旋举办的庆功宴上,李丰注意到有个人始终阴沉着脸,颇显得不合时宜。这人名叫张缉,原本出身寒门,在曹操的提拔下晋身新兴贵族,官拜光禄大夫,一年前,他的女儿被曹芳选为皇后,他成了皇帝的岳丈。张缉喝了几口闷酒,忽然自言自语道:“恐怕诸葛恪不久将死于非命吧!” 这句话恰好被大将军司马师听到了。世人都知道诸葛恪有诸多性格缺陷,司马师很想听听张缉能说出什么理由,便好奇地问道:“何出此言?” 如若张缉回答:“诸葛恪性格狂傲,思虑不周,好大喜功……”则可博司马师一笑,也不会引起任何麻烦。这些确是诸葛恪身败名裂的主因,可是,任谁都没想到张缉居然冒出这么一句:“诸葛恪威震其主,功盖一国,难道还想善终吗?”这与其说是分析推断,倒不如说是对权臣的诅咒。张缉憎恨司马师也在情理之中,在权臣一手遮天的时代,皇亲国戚自然是处境尴尬。 司马师顿时目瞪口呆,憋得半晌无话,在座同僚全都吓得汗流浃背,再没人敢搭理张缉。 张缉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引来了麻烦,从此称病不朝,闭门谢客。 而李丰则将这番情景尽收眼底,他相信,张缉正是跟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失落者联盟 这年冬天的某个深夜,一个年轻人驻足张缉府邸前,他先是谨慎地左右顾盼,见四下无人,这才抬手叩响了大门。 啪、啪、啪的敲门声穿过深邃凄凉的院落,传到宅邸最深处的寝室中。 “是谁?”张缉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神色慌张地对仆役吩咐道,“不管什么人,都说我不在!……不对,回来,说我重病,总之不见客!” 仆役跑到前院,将门打开一道细缝:“我家大人已卧病多日,不见客。”说罢,便要关门。 “慢着!劳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是给事中(皇帝的近臣)李韬前来探病。”李韬,正是李丰之子,他的夫人齐长公主,乃是魏明帝曹叡唯一健在的血亲。 仆役犹豫片刻,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回禀张缉。 “给事中李韬?让他回去吧。”张缉不耐烦地挥着手。 仆役又将门开了一道缝:“我家大人实在病痛难忍,不见客。” 谁知李韬仍不放弃,竟用力顶住门:“劳烦,请再去通报一次,就说是李韬奉家父之命前来探病。” 仆役无奈,只得返回去禀报。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