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司马睿举办登基大典。就在这场空前庄严华丽的典礼上又闹出了件唐突事。 司马睿缓缓坐到了梦寐以求多年的御座上,他扫视着跪拜在自己面前的群臣,心里却是五味杂陈。这批人中有几个是自己的亲信?又有多少人唯王导马首是瞻?那些琅邪王氏成员以及与琅邪王氏结亲、结成政治同盟的豪门望族,再加上被王导一手提携的官吏,究竟有多少? 司马睿数不过来,也不敢去数。 突然,他冲着位列百官之首的王导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王公,过来,坐在我旁边吧!” 司马睿坐在御座正中央,向王导缓缓招手,但屁股却丝毫没动窝,显然,他没想真的给王导腾出位置。世人都说“王与马,共天下”,可是,你知道这话在我听来有多刺耳吗?纵然你琅邪王氏权倾天下,但今天,我希望你向世人表个态,证明这天下是我司马氏的,而不是你琅邪王氏的。 王导闻言汗流浃背:“陛下万万不可!如果天上的太阳下落尘世,那尘世的苍生又该仰赖谁呢?” 司马睿点点头,总算露出了些笑容。 公元318年4月26日,四十三岁的晋王司马睿正式登基称帝,延续了晋朝,因为他定都建邺,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晋朝,史称东晋。 顶尖世家 对于这位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我们有必要再八卦一遍他的身世。他是魏朝初代名将夏侯渊的玄外孙(四世孙),曾经反抗过司马昭的“淮南三叛”之一诸葛诞的曾外孙,且很可能非司马觐亲生,而是夏侯光姬和一名牛姓小吏通奸所生。开国皇帝按照常理都该追尊先父帝号,但司马睿称帝后并没有追尊司马觐帝号,这或许也可以视为司马睿非司马觐亲生的旁门佐证。明朝思想家李贽把东晋称作“晋牛氏”,后世很多人更直呼司马睿为“牛睿”。倘若传闻属实,有这样一个背景的人继承了晋室社稷,实在很耐人寻味。 另外,此前渡江的司马家族成员也并非只有司马睿一人。东晋流传一句民谚:“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化为龙的“一马”自然是指司马睿,那么其余“四马”又是谁呢? 《晋书》中记载,其余“四马”分别是西阳王司马羕(艳g)、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祐和彭城王四人。其中,司马羕和司马宗是老实巴交的司马亮(被二愣子司马玮所杀)的儿子,二人是司马睿的堂叔。司马祐同样属于司马伦这一支,他是司马伦的孙子,也是司马羕和司马宗的侄子。再说彭城王,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他的名字,有人说是司马雄,也有人说是司马纮,莫衷一是。不过无论是谁,这二人都属于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玄孙辈(东海王司马越这一支),也就是说,彭城王肯定是司马睿的族侄。 另外,《晋书》中还记载了一件事。就在司马睿称帝前,王敦认为司马睿贤明,怕将来难控制,便私下劝王导挑其他司马氏成员当皇帝。王导跟司马睿交情匪浅,多年他辅佐司马睿图的是什么?再说王导虽是江东第一重臣,甚至说是权臣都不过分,但他毕竟还算本分,无论是政治理念,还是性格,都跟王敦不一样。如果要立其他人为帝,司马睿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司马睿杀了。这种事王导大概是做不出来的。 可想而知,王导拒绝了王敦的提议。那么王敦心目中适合当皇帝又好控制的人选是谁呢?我们无从得知,兴许就是史书中那位没有记下姓名、辈分最低、年纪最轻的彭城王吧? 所谓“五马浮渡江”,说明至少有五位司马氏成员南渡长江。为什么说至少?其实,史书中记载渡江的司马氏成员远不止这五位,在东晋开国前后,还有部分幸存的司马氏成员逃到江东,后来,他们大多承袭了祖辈的爵位。 这年夏秋之际,固守豫州的荀氏行台彻底撑不下去了,荀组、荀崧等人带领整个家族渡过长江投奔东晋。荀组后来官拜司徒,荀崧官拜尚书仆射,荀闿(荀藩的儿子,荀组的侄子)与诸葛恢(“淮南三叛”中诸葛诞的孙子)、蔡谟一起合称为“中兴三明”。自汉末至魏晋,荀氏家族中走出的重臣、名臣不计其数,有“六世九公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