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吕老师你想太多了。”周医生不得不回过头安慰卫校老师,“他们都是红五类家庭出来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担心什么呀?” 吕老师仍旧板着脸:“不行,教育不革命,就是贫下中农子女也会出修正主义。以后都成了白面书生,一个个全都不愿意下田下地了。” 余秋暗地里挑眉毛,感觉吕老师说的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很多医疗改革专家幻想可以为贫困偏远地区培养他们自己的医生,用乡土乡情留住一生,事实证明基本上都是想当然。 要培养医学生起码得上医学院校吧,去大城市上过学见识过城市的繁华之后,谁愿意再回贫困落后的家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毕竟舞台有多大,人生才有多大的希望。这些医生的父母家人都不愿意他们留在条件艰苦的农村。辛辛苦苦上了一遭学,最后还要回乡下,那上学有什么意义? 包括在她穿越之前,国家已经开始培养的农村定向医生,结果也不容乐观。在学校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开始后悔,等到毕业之后,大家更是想方设法违约,留在城市工作。 各地为了强行留住定向培养医生,花样百出,不许考研,不予执业医资格注册,最后却往往相看两相怨,还有人索性鱼死网破,直接改行当药代去了,不做医生。 这是一个纠结成团的难题,农村之所以处处比不上城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育与医疗卫生跟不上。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想办法让专业技术人才过来。可是专业人士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在农村发展? 生活设施各方面都跟不上,技术方面因为面向的人群窄,基本上没有多少上升空间。 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乡村就愈发贫困,然后周而复始,情况更加恶化。 这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事情,不是单纯依靠某个点就能够取得突破的。 一味的拔高人的道德修养,事实证明毫无意义。 吕老师皱着眉头宣布,要将大家都带回教室里头学习老三篇。 所谓老三篇就是《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以及《纪念白求恩》。 余秋有种穿越前被某学习平台排名支配的恐惧。可怜那个时候她可以通过请实习生吃饭让人家帮忙代刷学习时间。现在她只有她自己。 而无论什么时候,医生都对于业务更感兴趣。 赤脚医生里头有人炸起窝:“我要是对着病人念老三篇,就能把人治好了,您让我念多久我就念多久。要是不行的话,我起码得学会了如何看病才是正经。” 吕老师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你这个同志的思想很有问题,政治挂帅是基础。” 李伟民不服气地昂着脖子:“我们首先得是大夫。” 余秋生怕自己这位同伴不知天高地厚,给他们都招来祸事,赶紧开口往回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们学了一上午的主席思想集聚了一身正气,我们要用正气打倒病魔。” 侯向群顿时对这个小知青猝然起敬,知青的觉悟到底不一样,看看人家这思想境界。 其他人赶紧胡乱跟着附和,坚持要用他们在泥巴地里头滚出来的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浩然正气去战胜病魔。 吕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呢,众人就呼呼啦啦地跟着周医生跑了。 被众人放了鸽子的老师只来得及听清赤脚大夫们言不由衷的承诺:“我们会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政治学习的。” 县医院的前身是座教会医院,内外妇儿各科室都有,门急诊也单独分开。虽然经过了几次革命改造,但老底子还在,在附近几个地区都算是小有名气,病人也信任这里的大夫。 即便是三伏天的午休阶段,急诊挂号处也排着一条长龙,里头各个诊疗室更是挤得满满当当。 看样子看病难这个难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赤脚医生培训班有五十几个学生,要是都呼呼啦啦冲到急诊的话,会将急诊诊疗室全部堵得水泄不通。 周老师当场做了安排,将大家按照宿舍分成8个小组,然后统一将人全安排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