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夏只是打压了得票率最低的雷·阿伦压哨进的大名单。 对方数据更好,韦夏战绩更佳,湖人球迷数量碾压,真要“坐而论道”,超音速那点声音不够看的。 第一年拿了年度最佳第六人,第二年进全明星,韦夏的进步速度肉眼可见。 不过他自己更想看到的是入选年度最佳防守阵容,哪怕是个二阵。 时下的年头,要进防阵不容易,因为他的定位特尴尬。 他应该和后卫比,但在湖人老是打侧翼,偶尔站后卫。虽然他就是个得分后卫打法,可联盟会怎么看呢? 如果是侧翼的话,统一算前锋,那他就要和鲍文、邓肯、加内特、普林斯、拉加·贝尔等人竞争了。 如果算后卫的话,假定科比占一个一防的位置,基德也占一个位置,其他人,韦夏完全有信心与之竞争。 韦夏和科比回到更衣室。 杰克逊让韦夏收拾一下,准备出席新闻发布会。 完全不想动的韦夏被迫换上西服,随科比、禅师一起前往媒体访问室。 “阿里纳斯认为和你对位是作为一名nba球员最困难的事情,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 华盛顿的记者抛出问题。 如果不涉及科比,韦夏的回答风格是固定的:“吉尔伯特是个一名充满竞争力的巨星,他不说假话,我同意。” 他回赞了阿里纳斯,还以他的风格幽默了把。 带动着新闻发布会的气氛偏向和睦,科比不刷60分的事再次被媒体摆到台面。他坚持自己最初的说法——即不想用垃圾时间刷数据。 散场后,韦夏、科比、杰克逊返回更衣室。 禅师做出简短的训话便让球员各自离开。 有的要坐大巴回酒店,有的要去找点乐子,而韦夏,则想填饱肚子。 有队友想邀请他去夜店,他拒绝了,他只是想吃点东西就乖乖回酒店睡觉。 只有莱恩·霍林斯追随了他。 单独和霍林斯出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他从不主动说话,如果韦夏故意找话题,他的反应也只是敷衍的“哦,是吗”。 他们在一家中餐厅门前停下。 中餐厅的名字极其简单,就用四个汉字加上字母拼音:中国饭店。 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中餐你可以吗?”韦夏问。 霍林斯表示:“我不挑食。” 他不挑食,那就进去。 篮球在华盛顿地区不是一件多么引人关注的事,毕竟是首都,当地的人更关心政治。 因此,韦夏给人的吸引力还没210公分的霍林斯大。 伙计问霍林斯:“先生,您这么高大,一定是打排球的吧?” 霍林斯点头。 接着来了个亚洲面孔的服务员:“请问需要什么?” “你吃过中餐吗?”韦夏问。 霍林斯想了下,“我吃过饺子。” “一份炒面、肉夹馍、三鲜汤和饺子。”韦夏随即点出了菜。 服务员去了,霍林斯和韦夏保持了数分钟的沉默。 韦夏只是想看看他到底有多自闭。 霍林斯终于意识到他得说点什么来打破越发尴尬的局面,“你很喜欢吃中餐吗?” “也不能说是很喜欢,我只是对来自中国的东西有莫名其妙的亲切感,这和我的家庭有关系。”韦夏对中餐偏好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还和已故的雷德·奥尔巴赫有关。 奥尔巴赫作为篮球教练的执教生涯中,总是在比赛后吃中餐。他的理由很简单:几乎在任何一个nba城市,都有一家中餐馆会在深夜营业。他会提前打电话,在从赛场回来的路上把食物打包带走,然后在自己的房间里吃。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总是要吃蒸的食物,它不像其他食物那样影响他的睡眠。 中餐滋养了nba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王朝球队,让那支球队的掌舵手日理万机的同时,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醒来时精神抖擞,准备去机场,然后再去下一个城市。那是在nba的黑暗时代,那时的球队坐经济舱去客场,天刚亮就起床赶第一班飞往下一个城市的航班。没有严密的章程;没有五星级酒店;没有让人安心的交通工具。 对于奥尔巴赫,这位nba历史上最著名的教练,大多数夜晚都是一样的:一场比赛,睡前吃中餐,黎明前的起床,以及随着日出飞往某个地方。 韦夏穿越到过去的几年来,偶尔也会吃到奥尔巴赫点的中餐。他发现奥尔巴赫吃的中餐不同于他现在吃的,经过改造后完全迎合美国人的味蕾,而是地道中式炒面。 可惜,这家号称“中国饭店”的餐厅,同样是一家随波逐流的餐厅,他们的中餐是做给美国人吃的。 不过也能理解,要恰饭的嘛。M.fENGyE-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