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变明

第三百四十九章鞑子来了!


是他们公认的头号智者,睿亲王多尔衮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在仔细的研究了一番地图之后,就是沉声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却有另外的看法……也就是既然有这个机会,那就不仅要派兵去截他的粮道!而且还要多多派兵!”
  接着面对众多满清重臣诧异的目光,多尔衮却是沉稳的道:“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陷阱,那最好,就算他有陷阱,那又如何!带去三四万人,他能吃得下,可要是带去六七万人呢?”
  “再退一步说,就算他六七万人都能吃得下,可是那时,早已完成了切断明军粮道的战略目标(毕竟明军的主力已经移到木冲堡一带了),所以到了那时,就算他们有天大的诡计,还能翻出花样来吗?十几万明军没了补给,恐怕很快就会崩溃的吧?”
  “所以奴才不才,愿意领兵前往。”
  “很好!”皇太极听了之后那非常欣慰……不得不说他和多尔衮是想到一块去了,也就是机会难得,没有陷阱要往里面跳,有陷阱也要往里面跳!毕竟切断粮道的诱惑太大了!
  (而且支持他们的,还有详尽的情报,他们可是知道,明军中除了有令人头疼的玄甲军之外,还有像逃跑将军马科,白广恩,王朴这样的货色,所以只要切断粮道之后,还不等明军把切断粮道的勇士消灭,明军已经支持不住,先行崩溃了吧?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中,也确实是这样上演的)
  于是皇太极当即就是作出了决定,他就是沉声说道:“既然如此,睿亲王听令,朕就命你带领属下两白旗,并两红旗,再加上正蓝旗一部,外加部分蒙古八旗,一共发兵8万,前去截断明军的粮道,可能办到?”
  “奴才遵旨。”多尔衮听了之后,当即跪倒领旨,并且他还感受到了皇太极的诚意,先不说皇太极给他派了整整八万人马(在他的预计中能有个六七万就不错了),而且这个其中,正蓝旗还是他儿子豪格的直领八旗,这样的嫡系都给他派出来了,显然是真的要极尽全力打好这一仗啊……
  而有了这么多人马,多尔衮也就更加有信心了……呵呵,就算你有陷阱那怎么样!我拼着损失一半的人马,都要截断你的粮道!
  而且此时的皇太极,在大清国中还是很有威望的,虽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尽如人意,经常生病,不过还是不妨碍他的话说出来之后,在场众多满清重臣都是一起遵旨照办的。
  于是作战计划确定之后,接下来这八万清军就是立刻开始行动,前去赶往明军的粮道。
  并且这个其中,八万人又是分为2万骑兵6万步兵的,并且多尔衮还是加了小心……他估计会遇到陷阱的可能性不小,所以他就是放缓了赶路的速度,要争取到时候骑兵和步兵一起到达战场,然后他就以这个庞大的人数来获胜!
  (毕竟这也是很明显的,就算是崇祯十一年的那场入关大战,入关的总共也就十万人,那还是兵分八道,齐头并进的,可是现在呢?)
  *****
  明军,隐藏方面的部队。
  很快就接到了特种营禀报的杨山芦,还是非常满意的……哈哈,鞑子果然上钩了!
  只是,既然客人来了,能不能把这些客人都‘招待’好,乃至把他们都留下,那就要看明军自己的了……甚至还算是这次出关之战的第一个考验。
  既然这样的话,正好洪承畴也要召开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杨山芦也就当仁不让的在这次军事会议上做了发言,并且还是主题发言。
  而他所阐述的思想也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值此国战之际,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抉择……是做民族的罪人,国家的罪人,为万世所唾弃!还是想死后进忠烈祠呢,被万世所敬仰!你们自己想清楚吧!
  而杨山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里打埋伏的总兵中,有过逃跑劣迹,或者将有逃跑劣迹的总兵还是有那么几个的……就好像白广恩,马科,王朴等人,所以杨山芦必须要先打预防针的。
  包括此次主题发言中,除了再次强调了十七禁律五十四斩的军律,杨山芦还着重强调一点……那就是值此国战之际,谁要是敢临阵逃跑,只要他杨山芦活着,哪怕他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会把他亲手斩杀!
  好吧,听了杨山芦的发言之后,在场的白广恩等人脸色都是不太好看的……这是说给他们听的吗?
  而且老实说,斩杀一位朝廷大将,堂堂总兵,杨山芦还真的有这个能力!想想看吧,当初在扫荡中原流寇的时候,同样是身为总兵的刘良佐临阵逃跑,结果如何?还没回到大营就被杨山芦给杀了!而且他那会,还是一个区区的游击将军呢,可是现在呢?
  所以面临这样的高压政策,这些人就是不得不审视起,藏在心底的一些若有若无的私心杂念来……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因为此次是国运之战,杨山芦可是不指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变明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