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厂观察笔记

东厂观察笔记 第155节


杨婉抬头朝东华门看去,“我并不喜欢内廷的生活,也不想再做内廷的奴婢,这几年,我守着殿下,担了不少罪,我的身子也不像从前那么好了,出去住着养一养,或许能松快一些。”
  她说完朝前走了几步,走到杨伦面前,面向他抬头道:“以前殿下小,娘娘又不在,我着实放心不下,如今殿下也渐渐长大了,照顾他的人,经这几年相交,我都帮你们过了眼,不说多聪明,至少都是心实的好人,你们可以放心。”
  “杨婉。”
  “嗯?”
  杨伦低头凝着她的面庞,“我这几年没有过问你的事,你在宫里是不是受了委屈。”
  “也没有,有邓瑛呢。”
  “他连他自己都护不好。”
  “也是。”
  杨婉颔首笑了笑,“但我们相互撑着,过得还挺有滋味的。”
  “是我没有把你保护好。”
  杨伦沉默良久,方说出这句话。
  “这样吧,等内廷安定下来,哥哥接你回家,让你在家里好好修养一段时间。”
  杨婉摇头,“我不回家。”
  杨伦听她这般说,不禁急切道:“即便你要和邓瑛在一处,你也要等他平安地出来,他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一个姑娘,不回家里,要在何处安生。”
  “谁说我不能安生。”
  她冲着杨伦明朗地笑开,“我还有清波馆和宽勤堂。”
  “你……”
  整个京城就只有宽勤堂和清波馆这两个私坊最大,其中宽勤堂从前的规模,甚至比很多官办书坊还要大,如今竟不声不响地,都到了杨婉的名下。杨伦错愕,不禁问道:“你什么时候又收了宽勤堂。”
  “秋闱之后。”
  “你哪里来得钱?”
  杨婉应道:“你别急,我没有做不该做的事。当时为阻止宽勤堂印传周慕义等院生的文章,我买断了宽勤堂下面的印墨,顺势在今年春秋两闱的考市上,连同昌和的几大客栈做了一笔门前的书本生意,赚得不算少了。宽勤堂后来因为沾染了书院的‘反案’不得不退走京城,我就暗地里把他在京城的盘子接下来了。”
  杨伦道:“你说‘反案’。杨婉我问你,清波馆能脱得了干系?当时是谁大但把学生们藏起来的?”
  “是我藏的,但谁让我是东厂厂臣的菜户娘子呢。”
  “行……”
  杨伦抬手指向她,“你可真行。”
  杨婉笑了笑,“其实也要谢张副使,他放了我一马,不然,清波馆也很难保住,更不用说收并宽勤堂了。”
  杨伦道:“你要这两个书坊干什么,难道你也想做女商?”
  杨婉摇头道:“不是,我是想做读书人。笔墨书本是我最熟悉的东西,看着它们我心里安定。”
  她说完,轻轻握住自己的一只手腕,“哥,我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保护。我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给我,所以我只能自己给自己。你和邓瑛都是读书人,邓瑛以文心发愿,终生不渝。你手上握笔如心上悬刀,一样可敬。你们可以,那我也可以,只不过我要和你们走不一样的路。”
  “你要做什么。”
  “观察,记录,然后为寒瘠之名,披一件寒衣。”
  “什么意思。”
  “为有冤之人,喊一声‘不服’。”
  第137章 夕照茱萸(七) “好难呀邓瑛。”……
  贞宁十四年年关。
  贞宁帝大殓,皇长子朱易琅作为嗣君,于临前奠酒。亲视先帝入殓。
  大殓之前,内阁按律重拟了先帝遗诏,以先帝的名义,按照旧制精简丧仪,以日易月,二十七天后便除服,祭拜时不屠宰,供奉皆用素菜,同时也没有禁止民间娱乐和嫁娶。宗室的亲王,不必离封地奔丧,各地的地方官员也不得擅离职守,闻丧后在本地哭丧。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员,皆不需要烧香。(1)
  这一道遗诏颁下,地方上的财政压力顿时轻减,好些衙门原本已经伸出了征赋的手,听诏后又缩了回去。
  这一日,陈桦从外面回来,到养心殿寻杨婉。
  易琅迁了宫,养心殿不比承乾宫,由金吾卫与明甲军守卫,杨婉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寻见,陈桦站在门廊下面等了好一会儿,才见杨婉拢着大毛氅子从殿内走出来。
  “婉姑姑。”
  他冲杨婉招了招手。
  杨婉见是陈桦,笑着走近道:“回来了。”
  “是,将回来。”
  杨婉点了点头,“看到云轻了吗?”
  陈桦听了这么一句,跪下来便朝杨婉磕头,杨婉忙去搀他,“陈掌印,不兴这样,旁人看见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东厂观察笔记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