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51节


作笔记,多数内容与定山县的发展规划有关,记录了满满一大本。

    尽管宋恂并没有去过定山县,但他对定山县的印象却相当深刻。

    前几个月,市服装公司打算兴建分厂时,他们公司的革委会主任最先属意的建厂地点就是定山县。

    这个县三面环山,山地多耕地少,交通条件差,有大量的闲散劳动力。

    但是从五十年代起,人家就定下了大力发展纺织业的路子,如今是全市闻名的纺织工业强县。

    见他捧着本子读了起来,老袁挥手道:“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看。”

    宋恂刚要跟他道谢,却听对面的老头又眼神晶亮地提条件:“不过,拿回去可以,你得把你的那台海鸥4c借给我研究研究。”

    这个条件不算什么,比宋恂的心理预期低了许多。

    “没问题。您先研究吧,我这边还有些没用过的胶卷和胶片也可以一并给您。”他痛快答应,又顺势提出一个请求,“等您研究明白了,正好教教我怎么冲洗胶片。”

    老袁:“……”

    怎么还没完没了了呢?

    第90章

    宋家弟妹来了瑶水大队以后, 宋恂夫妻每晚的二人自习,变成了四人自习。

    书房里的写字台足够大,宋恂在自己对面为他们加了两把椅子。

    他们白天在家做什么, 宋恂并不干涉, 但是每天晚上会像个班主任似的, 督促他们完成寒假作业。

    毕竟是在二哥的地盘上,宋恒宋悦这对兄妹还算听话, 非常识时务地让干啥就干啥。

    再说他们白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在队里疯玩, 玩腻了写个作业调剂一下也不错。

    相比于宋恒兄妹, 项小羽现在反而更不适应每天晚上的自习了。

    她在椅子上根本就坐不住。

    肚子上面像是扣了一口锅, 时不时就要调整一下坐姿, 或者站起来走走。

    这会儿在椅子上坐累了, 她就站起身, 拿过毛线筐里的毛裤织两针。瞥见宋恂手里的笔记本,不由问:“你看的这是谁的笔记?字写得真好看。”

    “在刘焕阳婚礼上认识的一位老同志的。”说到这里,宋恂放下手中的笔记本问, “你知道刘焕阳的姥爷姓什么吗?现在在哪里工作?”

    “不知道。”项小羽摇头,“方芳没说过姓什么,不过好像已经不工作了,在干校学习呢。”

    宋悦不禁抬头望过去,爸爸去了农场以后, 她对这些词都很敏感。

    见项小羽似乎真的以为去干校就是学习的, 她瞅一眼二哥平静的脸色, 又一声不吭地重新埋头写作业了。

    宋恂心想,干校与老宋所在农场的性质差不多, 轻易出不来, 更不可能在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

    将笔记本借回来以后, 他在返程的公共汽车上就粗略翻看了一遍。

    这本笔记应该是当年定山县委某位领导的工作笔记,十分详尽地记录了为一个工农业都很落后的贫困县,制定发展方针的全过程。

    就连班子会议上每位领导的发言,也按照姓氏做了简单的记录。

    通过这些记录,宋恂很轻易就能捋清定山县早年的发展思路。

    项小羽让宋恒站起身,将织得差不多的毛裤在他的大长腿上比量半天,感觉长度差不多了,便开始收针。

    她这小叔子个子窜得快,去年的新毛裤,今年穿着就露脚踝了,项小羽注意到以后,便用同色的毛线帮他加长了一截。

    长嫂当得有模有样。

    她一面给毛裤收针,一面问宋恂:“他怎么会有这种笔记?”

    “不知道,要么是他自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七零年代青云路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