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姬三国

第498章 第一条铁路


    楚历三年十一月,魏国的钱款全部抵达,刘晔迫不及待扛着战舰……啊不,乘着战舰离开了楚国,终于可以回家过年!

    蜀侯在楚历四年,需要订购盐锦的三成定金,也已经筹备完成,并且在上个月顺着三峡送了过来。

    楚国也言而有信,在运着楚币的船出夔门之后,新野一师就在组织撤离巴东郡。

    不过三峡这一带的布置,却完全不浪费,因为……还要源源不断向益州输送各类商品,尤其是官方的盐与锦!

    刘璋果然最终还是答应了楚国的条件。

    甚至还觉得,以楚国给自己价格,蜀侯府完全有利可图!

    能够看出其中不妥,并且唯一有希望制止刘璋的张松,此时正代表刘璋,赴汉室朝廷“述职”,同时也是求助。

    直到楚国都已经将蜀侯的定金,投入到了铁路中,张松才返回城都。

    然而此时刘璋都已经付了高额定金,并且……现在楚国也不可能再重新谈过,想要毁约、就只能做好开战的准备,而这是刘璋绝对无法接受的。

    张松也只好退求其次,谏言刘璋千万不要贪恋楚盐、楚锦的利润,务必将这生意,与其他士族分摊风险!

    所谓的“风险”,并不是楚盐、楚锦的利润带来的风险,而是……井盐、蜀锦的大户们,得知这个消息、并且自身市场不断萎缩之后,可能会进行的危险举动。

    即便如此,张松依旧觉得不妥,只可惜楚盐、楚锦的进入,已经无法制止,在暗自叹息的同时,也感叹着:不愧是楚王殿下!

    实际上张松这种程度的“补丁”,本来就在白图的预料之中,不过无所谓……

    只要大量的楚盐、楚锦进入益州,就必然会压制蜀锦和井盐,这两种原本益州的支柱产业,哪怕刘璋与原本盐锦大族合作,令他不会马上被盐锦大族记恨,也会造成益州本土的盐锦减产。

    原本的盐锦大族,以有利可图的成本,直接获得楚盐、楚锦,看似损失不大,然而接下来将是大量原本的盐工、织工,一系列中间商,以及小作坊受到影响!

    受反噬是必然的,只是从中上层反噬、还是从中下层反噬的区别而已。

    当然,作为心怀百姓,对益州民生疾苦也始终放在心上的楚王,提前就已经通知留守在巴东郡的赵云、法正——在巴东郡吸纳有经验的盐工、织工,不仅在巴东郡收留,并且提供举家移居楚国本土的帮助。

    尤其是对其中技艺精湛者,打探到相应情况之后,可以派人去请、给予优厚的移居条件。

    楚国想要保持领先,也必须不断吸纳外来人才、并且不断自我改进才可以。

    哪怕盐场的保密再怎么严格,现在也已经有泄露的迹象——也不排除是被推测到规律。

    在青州、冀州沿海,海军发现齐侯、魏国都有挖掘晒盐场的企图,只是许多关键之处,他们显然也是半懂不懂,没有阶梯、分池,目前还没有晒出任何成品盐……

    不过至少他们已经知道楚盐是“晒”出来的,继续摸索下去,迟早能够有成果。

    当然,短时间内想要达到楚国的程度,必须得挖走几个核心专家才行!

    其实井盐、也就是采自地下盐卤的盐,也大有潜力可挖,无论是打井方式、采集方式都是如此。

    哪怕当初白图打深井抗旱的时候,如果益州当时就学一些的话,现在井盐产量也会大为提升。

    其实后世人口庞大的现代,华夏大部分的用盐,也正是来自于井盐,而不再是海盐,海盐的巅峰只是在明清时候——对盐的需求暴增之后,井盐受到工业化的“加成”更大!

    毕竟晒盐工艺,哪怕结合现代技术,也改良有限,相比之下井盐则是“翻天覆地”。

    当然,那就是楚国西川之后的事情,只是现在提前收拢益州的盐工、织工,对楚国来说有益无害。

    ……

    也就在十一月末,楚国修建的第一到第四条铁路,也已经完工。

    倒不是楚国的修建速度有多逆天,而是这四条都是采矿区到附近中转的路线,最长的十几楚里,最短的只有六楚里——每楚里相当于一千米,以楚王的身高为一米八。

    中型的真气机,也已经可以供应十几吨的载重下运行,的确大幅提高了矿物运输,以及物资进入矿区的效率……

    不过更多的还是试验性质!

    在工部的时候,试验毕竟规模太小,看到这数楚里的铁路,的确能够运行、并且的确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之后,群臣对于铁路也才更加有信心。

    当然,为了仪式感,在试验了几次之后,将十二月初一,定为正式运行的第一天,白图也亲自驾临通车仪式……

    ?M.FEnGye-Z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城姬三国下页